“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时交“仲春”与“暮春”。这个时节,春光荡漾,草木发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所以叫做“清明”。

清明既是自然的节气点,又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祭祖扫墓,源于古老的“墓祭”,是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秦汉以后渐成风气,唐宋时又颁布清明节“出郊省坟”政令,从此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2006年,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弘扬优秀传统,文明、绿色缅怀”已蔚然成风,雨露民众都纷纷响应国家号召,采取网络云祭祀、代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这个清明节从形式到内容都悄然发生了变化,缅怀先祖已不在形式而在心中。
清明是追思过往的回眸,也是希冀未来的遥望。它的特别,在于欢乐赏春的气氛,也在于慎终追远的感伤。我们在这一天缅怀过去,祭奠亲人,更应在这一天感悟当下,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