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平山社区,3000余亩红绿相间的彩色高效示范稻田是今年盛夏里最美的景色,悠悠鱼儿在禾叶下乘凉,在田里欢快游走,一棵棵秧苗身姿挺拔,如同知晓自己身负使命一般,一刻不停地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抽穗、开花、结实……


近年来,龙川镇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紧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金钥匙”,创新推进“稻田+”特色产业模式,通过“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田多效”全方位提高粮食生产效益,让“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
据龙川镇负责人介绍,稻鱼间作,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鱼类既能吃掉大量害虫和杂草,还能为水稻根系松土,粪便成为有机肥被水稻吸收,促进了水稻生长;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氧气,又有利于鱼类生长,每亩可增产稻谷8%、鲜鱼50公斤。同时,镇政府还安排专业人员对开挖鱼沟、秧苗栽种、鱼苗养育、日常管护等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确保群众增产增收。
“由于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原生态生产的稻谷达到有机稻谷标准,均价比普通大米高出许多,稻花鱼肉质软嫩、味道鲜美,价格更是堪比“海鲜”。村民们看到了稻鱼种养的大好“钱”景,都纷纷加入到了“稻田+”的种粮队伍中来。”平山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宗富说到。
2022年,龙川镇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全省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核心区域还栽有白色、金色、深紫、浅紫、红色、绿色、黑色七彩水稻200余亩。今年全镇稻鱼综合种养预计实现产值约1000万元,其中:生产优质生态稻谷120吨、产值420万元,优质稻花鱼产量90吨、产值450万元,高端金元鲃鲤鱼、高背软鲤产量10吨、产值120万元。
一场稻田经济的绿色革命,一处滇中鱼米之乡的希望田园,一幅现代农业的多彩画卷正在龙川镇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