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钱,锅里有肉,心中不慌,生活有奔头”这是一街乡田房村洒利子脱贫户罗文昌说。据了解,该户是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户,通过帮扶和自身努力,2015年顺利脱贫,罗文昌自学修理摩托车在洒利子村开起了摩托车修理店,每年增收1.2万元,今年还种了10亩烤烟,预计增收4万余元,值得一说的是妻子通过培训学习刺绣,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绣娘,在农闲时间承接邻村妇女和经营彝绣个体户的大小订单,可增加年收入3万元以上,人均收入可达到2万元以上。他还说,他的目标就是到明年扩大摩托车修理店,争取把摩托车修理店开到平掌平新街去,让收入更上一层楼。他的目标就是我们一街人的目标:让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
为此,一街乡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多措并举探索脱贫群众增收途径,千方百计稳定拓宽脱贫户增收渠道,真正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一是用好用活民政兜底“保障伞”。按照“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的要求,防止一刀切,结合实际劳动能力、务工情况、医疗支出、突发困难情况等确定低保享受人数、等次,实时动态管理,确保政策时效精准落实到位,规范落实特殊群体保障织密兜底保障网,助力贫困群众增收。二是就近开发公益性岗位“保就业”。全乡通过光伏产业、保洁员、公路养护员、生态护林员共创造449个公益岗,助力贫困群众增收424.2万元。三是开展电商直播带货“闯新路”。利用南华电商节契机及后续影响,积极探索电商助农发展新思路,打开抖音直播带货的致富渠道,目前销售群众芒果、火腿、金银花、山窝蛋等11类农产品,助力增收18.78万元。四是探索彝绣产业“潜力股”。利用民族刺绣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结合刺绣时间相对自由,可以在“家里上班”的特点,借南华县开展民族产业发展的契机,共组织470余名妇女参加彝绣培训,目前已有100余名在家妇女承接各类彝绣订单,助力增收34.22万元。五是推动烤烟产业成为烟农“金饭碗”。开展入户指导催缴工作,督促烟农“按时交烟,准时赚钱”,始终把烟农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交售烟叶应收尽收原则,多途径保障烟农利益最大化,当前已实现烟农增收1245.52万元。六是鼓励促进外出务工确保收入“稳增长”。一街乡把外出务工作为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认真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实现以高质量培训助力高质量就业,最终实现高收入,外出务工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全乡9351人外出务工人员就是实现一街群众增收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