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华县五街镇随着野生菌落潮,天气转寒,打挂山间绿油油的萝卜苗洒满山坡。再过一段时间,白嫩的萝卜便会被摆上各大摊位,切条的萝卜被挂上田中的架子风干成“白玉条”,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鼓起村民的腰包。

五街镇平均海拔2400米,气候湿润,十分适宜萝卜生长,萝卜也是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据各村自然条件的不同,种植萝卜有两种模式。中村、华双村、老厂村等海拔较低、风小气温高的村采用套种方式种植萝卜,一地两收;咪黑们、六把地等海拔较高、风大温度低的村采用轮作方式种植萝卜,保证萝卜质量。
所谓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按流行的话说,套种就是无缝衔接。8月底烟叶、玉米等作物生长到后期,我们就开始播种萝卜,烤烟收着,萝卜苗也长着,10月份烤烟收完,12月初就能收萝卜加工萝卜条,节约了时间,增加了收入。”五街镇中村村民张正雄介绍道。2022年,五街镇套种萝卜近6000亩,在保证前季作物收获的同时,抓住了萝卜种植时令,实现一地两收,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所谓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五街镇“春挖洋芋,夏找菌子,秋收核桃,冬拔萝卜”的产业发展四季歌正体现了这种种植方式。“我家有12亩田地,收完洋芋、青稞后,休耕养护2个月,从6月份开始陆续播种萝卜籽,到7月中旬播完,保证每亩地的收获时间岔开,9月中旬开始收萝卜,到第二年2月收完。轮作的萝卜个头大、质量好,加工成的萝卜条卖相好,卖得上价。”五街镇咪黑们村村民普正鹏介绍道。2022年,五街镇轮作萝卜近3.8万亩,预计实现产值3.2亿元,占到全镇农民收入的一半。

五街镇的萝卜有两种销售途径,一种是鲜食,一种是风干萝卜条。五街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萝卜个头大、糖分高,生食清甜脆爽,熟食口感软糯,靠近叶端的绿色部分是其中精华,被称为“翡翠萝卜”。每到冬季,中村农产品交易市场总是热闹非凡,萝卜摊前挤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每个摊位仅销售鲜萝卜就有4、5万元的收益。

五街镇光照充足,风大,特别适合加工自然风干萝卜条。把萝卜拔起洗去泥土,再根据萝卜大小分割成6条或8条且根部不断开,在田中搭架子一排排风干晾晒20余天,即制成风干萝卜条。五街的萝卜条白又长,加工方式纯天然,口感脆、爽、甜,极适合制作咸菜,受到湖北、湖南、四川各省加工商的喜爱,一车又一车不停歇地走出大山,被运往全国各地,2021年累计销售萝卜条3500吨,产值3亿多元。

近年来,五街镇引进、培育了4户州级龙头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萝卜产销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用农民的话说,“五街的萝卜条只愁不够种,不愁卖不出去。”2022年预计萝卜种植户亩均收入8000元,户均收入4万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