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颗种子到成为人们的口袋小零食,我的“松生”同样需要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现在的我,在经过多种工序加工后才能成为一粒小小的松仁,绽放于食客的味蕾上,可200多天前我还住在松塔里,被紧紧的包裹着汲取营养努力生长。

我生长在海拔1600-3000米的高山地带,红土坡镇打挂山脉上万亩的华山松林都是我的家园,孕育我的松树妈妈已有上百年的松龄,产出了许多我的兄弟姐妹,百年松林积淀下的充足养分、当地适宜生长的气候以及护林员的精心管护都保证了我肉质的饱满与鲜美。
别看我小巧,经过6000多个小时的日晒风吹雨打,我是坚韧的,身体里也饱含着很多营养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是钙、铁、锌、磷等矿物质,老少皆宜。我的出世可让人们煞费苦心了,他们使用长把镰刀或松包夹将松包剪下后,还得晾晒,待松包的外壳稍微裂开后,通过机器脱粒、火烧、敲打、手剥等方式才能将我取出。

人们常说:“小小松子作用大。”我既是易携带的小零食,又可与蔬菜搭配做成美味佳肴,可入药、可生食、可泡酒,产出我的松包摇身一变还能被制作成装饰品、肥料等,不仅被装点在繁茂商场的橱窗里,田间地头也常见他的身影。
近两年,人们依托各种线上电商平台,将我送出大山,我远离了家乡,通过各种方式去到全国各地旅行,大理、昆明、成都、福建......还到过北京、上海。我躺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当食客们品尝我、对我的味道啧啧称赞,谈论着我是来自南华县红土坡镇的松子时,我仿佛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不仅是南华县农特产品中走出去的红土坡名片,更成了将广大客商引进来的骄傲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