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沙桥镇:党建引领 启动强村富民新引擎


日期:2023年05月22日   作者:杨苑   来源:七彩云端    点击:[]

近年来,沙桥镇围绕“村美、民富、业兴”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全面发力,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护航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带动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截至目前,全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6万元。

筑牢堡垒夯基础,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党委统筹“定调子”。镇党委统揽中心大局,积极围绕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按照“做优产业、做大萝卜、做特美食”发展思路和“一镇一业”发展模式,研究制定《沙桥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明确发展方向。引进辛巴汉生物科技公司,“飞地”联动,打造“1+4”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和产业培植模式,16个村委会筹资80万元,建成村级集体经济食用菌基地4个,呈现出“一点做亮、多点开花”的新景象。二是组织示范“强链子”。以党建联盟“组织力”赋能企业发展“生产力”,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探索成立南华县人工食用菌产业链党组织,通过整合县农业农村局、县交运局、县经信局和其他8个食用菌种植乡镇力量,发挥聚群效应,打造人工食用菌品牌。注重延伸二产,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收购分公司2家,投资300万元建设菌棒加工厂,引进1家企业加工油鸡枞,不断实现延链补链强链。三是党员带头“挣票子”。19个村实现村党总支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负责人,瓦黑井、三河底2个村党总支书记各投资10万元种植食用菌,实现产值40万元,带动务工6人;5名村干部带头种植荷包豆200亩,实现了村级党员干部由“思想先进”到“领富先锋”的转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内培外引激活力,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选优配强“好班子”。结合换届契机,改善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19个村实现“一肩挑”,吸纳40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村干部18名,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15名村干部实现专升本或高升专的学历提升;4名村书记到上海实地学习,汲取经验,拓宽思路,提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能力。二是扭转后进“想法子”。深入排查摸底、综合研判,对全镇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分类整顿,消除病灶,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召开后进村四职干部约谈会,通过找问题、教方法、明方向,鼓励后进村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彻底扭转后进村现状,实现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的蜕变。三考核激励“压担子”。结合县委出台的《南华县关于鼓励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七条措施》,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全镇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与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评先选优和村干部绩效“双挂钩”。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增量奖,按照每年村集体经济净增值,阶梯式按比例给予村干部奖励,切实营造比优争先、共推发展的浓厚氛围,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多措并举抓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一是因地制宜“摘帽子”。准确挖掘自身资源优势,集中精力突破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因村制宜,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集约化配置,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乡村发展“永动能”,摘掉“空壳村”“薄弱村”的“穷帽子”。2022年,19个村全部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5万元以上,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预计达243万元。二是因村施策“开方子”。结合各村不同资源优势,唱好地方戏、打好优势牌、谋好特色路。天申堂片区借助自然优势,封山育林,8个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村集体收益46万余元;采取“村集体+企业”发展模式,通过流转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向阳村流转土地1800亩,打造西兰花种植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20万元;争取沪滇协作光伏项目,11个村建成光伏发电站并投入使用,收入60多万元。三是多元发展“闯路子”。持续推进“庭院经济+”“合作社+”“飞地+”等模式发展,打造别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效益,积极探索“一朵菌+一粒豆+一棵萝卜+一头牛+一片烟”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多元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的格局,利用多元产业发展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

上一条:打造绿美机关,引领绿美沙桥
下一条:养牛先种草,五顶山乡掀起巨菌草种植热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