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换届后,沙桥镇19个村已全部实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针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职责任务更重、能力素质要求更高、廉政风险更大的实际,沙桥镇党委积极探索,稳中求变,以建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监督问效,采用“31122”管理监督模式,着力在挑得起、挑得好、挑得稳、挑得响上下功夫,巩固提升一肩挑工作成效,汇聚起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以夯实组织力为基础,推行三清单,让担子挑得起。一是全面推行三清单。第一时间将《“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事项清单》《村干部履行职责清单》《村(社区)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在全镇19个村委会上墙,堵住履职风险、厘清权责事项,要求村监委对执行情况开展监督,自下而上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为村干部行事作风划定“红线”,形成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年内,镇纪委集中听取汇报3次,开展专项督查5次,督促整改问题16个,对“一肩挑”人员进行提醒谈话5人。二是开展资格联审“回头看”。对全镇126名村“两委”成员进行资格联审“回头看”,再“过一遍筛子”,严把村干部的政治关、法纪关、廉洁关,为管理监督工作推进筑牢作风防线。三是抓好履职能力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围绕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如何履职尽责开展全方位培训3场1700余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5场次410余人次,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1期3件3人,持续提升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清廉治村的能力水平。四是强化日常管理。建立村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全镇76名村干部全部“一人一档”建立档案集中管理,并把三清单执行情况纳入强化日常管理考核和年底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为“一肩挑”工作任务推进落实定好标尺。年内组织19个村“一肩挑”人员向镇党委述责述廉并专题报告集体“三资”管理情况。五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定期对19名“一肩挑”人员业务素质、组织协调、履行职责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表彰奖励和待遇落实提供依据。今年以来有2名“一肩挑”人员考录为公务员,有7名“一肩挑”人员荣获县级以上表彰。
以提升治理效能为核心,完善一制度,让担子挑得好。一是制定议事制度。为规范议事流程,抓实民主决策,在沙桥村委会探索推行以“提议、告知、议事、决策、反馈、监督”为基本环节的清风议事制度,不断推进村级事务议事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通过设置民意收集箱收集问题、汇总形成议题、每月议事会议和将议事结果在公开栏上公开等环节,集中商议村级重大事项和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组一村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议事过程中镇纪委定期不定期抽查,村监委全程监督、村“三员”按照职责分别监督,确保议事制度执行到位取得实效。二是开展廉政“体检”。为保障村民议事制度的顺利执行,由镇纪委牵头组织镇会计委托中心、镇财政所相关人员对全镇19个村委会219个村小组资金、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摸底计量核实,并在村组上公示确认后,规范登记造册,全面厘清各村组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并安排财务工作人员到村委会进行面对面财务管理指导,帮助解决“三资”管理疑难问题26个。镇纪委针对村集体“三资”情况开展专项检查5次,发现问题7个,已全部整改完毕。三是完善村规民约。严格执行“一约四会”制度,建立并推行村民自治红黑榜制度,村“两委”干部带头执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相关报备制度,让村规民约上合政策,下顺民心,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以全方位监督为抓手,搭建一平台,让担子挑得稳。一是推行阳光三务。深入推进阳光“三务”,严格落实三公开制度,对公开程序、时限和内容进行明确要求,村监委对惠民政策、资金使用、产业发展、村民反映问题解决情况等重点事项的公开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建立村级公开台账,凡是需公示的内容都须经“一肩挑”人员和村监委主任审核盖章后再在公示栏进行公示,确保党员群众知情权,进一步畅通干群沟通渠道,密切干群关系,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增加工作透明度,年内,对全镇19个村委会的“三公开”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对自查出公开不规范的问题23个,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引入数字监督。在推广好省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的同时,采用镇带村的模式,搭建“清廉沙桥”宣传监督平台,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线上查阅镇村工作情况,力争做到群众足不出户,尽知全镇大小事。镇级平台通过每周重点工作、宣传报道、监督曝光三个版块,将沙桥工作成效向群众进行全方位展示。村级平台主要在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等村级事务公开以及村干部服务意识上做文章,全面及时规范的公开党务、村务、财务,让广大群众依法享有村事务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倒逼村级规范管理。自2022年10月平台上线以来,已在平台公开事项367项,平台访问次数超34600余人次,已成为我镇抓实“三公开”和畅通群众诉求的重要手段。
以建立品牌效应为载体,打造两厅两廊,让担子挑得响。以廉洁文化为载体,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依托红色凤山文化,深入挖掘沙桥特色元素,建立品牌效应,以“红色凤山清廉沙桥”为主题打造建成了红色文化厅、廉洁文化厅、廉洁文化长廊和阳光政务长廊。红色文化厅通过沙桥镇起源、红军长征过沙桥相关事迹、大田爱国教育基地、沙桥籍参战老兵真人真事等沙桥独有特色内容展示,讲好沙桥自己的奋进故事,进一步激发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干事创业激情,继续为全镇工作添砖加瓦。廉洁文化厅注重用身边案例警示身边人,通过展示沙桥近年来较为突出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一步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持续加大震慑,清扫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思想灰尘,用真人真事助力党纪法规常驻心间,切实提高基层干部自身免疫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聚焦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家风建设,在各大节日庆祝活动融入廉洁元素,组织开展“书写廉政勤政书法比赛”“画一画我眼中的廉洁”等系列活动,并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廉洁书画长廊统一展示,全镇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不乏村干部的亲人朋友,通过向他们宣扬崇尚廉洁戒贪拒腐的价值理念,为村干部吹好“廉洁风”、筑牢“廉洁堤”、守住“廉洁门”。及时对村(社区)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建设阳光村务长廊,把工作成效“晾一晾”“晒一晒”,形成示范带头作用,将好经验向全镇推广,持续改善沙桥政治生态。年内,展览优秀作品10余幅,组织参观35批次650余人,《沙桥镇“一肩挑”挑出家乡新变化》被楚雄州电视台、南华县电视台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