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乡坚持党建引领,结合重点任务,认真制定方案,细化措施,坚持以“严”字为先,从“深”字着力,把“细”字贯穿,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干部队伍“破冰塑形”。
抓学习促本领,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坚持以上率下、坚持务实求真、坚持系统观念,通过干部职工例会、业务研讨会等形式,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常态化岗位练兵、交流研讨,引领思想破冰,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通过各村委会、学校大喇叭和宣传墙张贴等方式,借助文字、图片、视频、手绘等形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召开“民情恳谈会”、在人居环境整治、烤烟移栽等走村入户工作中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以行动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不断提升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水平。
抓效能促执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结合全乡实际,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谋划思考,深入推进“1+2+1”工作体系,着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基层“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新路径。通过“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办”和“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网格工作新模式,将基层社会治理责任压实到家庭最小单元,确保基层社会治理触角耳清目明;通过探索“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之路,政府出资、群众自发累计在辖区范围内安装摄像头517个,室内外大屏一式两套,广播音柱10个,连接千里眼、综治信息平台,做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力打造数智雨露大综治中心,致力为“综治+服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抓统筹促落实,提升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落实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有效提高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委领航定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盘点资源优势,找准突破口,对全乡村集体经济整体谋划,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群众+合作社”模式,整合农特产品资源,结合食用菌种植产业,大力探索订单农业。通过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建立“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产业链,通过村集体经济、党支部党员、公司带头入股,带动群众入股合作社,推动全乡村级集体经济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