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驻村日志】我驻新华村,我爱我的家


日期:2023年07月20日   作者:普万珍   来源:七彩云端    点击:[]

新华,汉语地名。1955年建社时,取“新”和南华的“华”字,是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自治组织,故名。1951年为腊梅乡,1984年5月为新华乡,2000年6月为新华村委会至今。

新华村位于沙桥镇政府驻地东北24千米处,有国土面积7.26平方公里。东至石星周家,南至大冲火把梨树,西至大苴古溪地,北至红梅打磨冲,2022年末有132户544人(其中脱贫户48户184人,监测户4户14人),是汉、彝混居的区域,现有张家、唐家、新村、大窝铺、力耳地5个小组,耕地面积944.42亩,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和野生菌采摘为主。

自6月派驻新华村以来,驻村工作队队员坚持“听党指挥,为民服务”,以“团结出生产力”为核心,认真组织带动驻村队员,全力发挥机关党建工作优势,积极带领农村党员主动担当作为,逐步开启村党总支“领航赋能”破冰之旅。

以“一片绿”推动村村绿。为了把新华建成绿美村庄,驻村队员和村“四职”加强团结协作,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积极发动农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清除村内卫生死角,清理公共环境“五堆十乱”,种植村间林木,栽种鲜花盆景。力耳地小组是村委会驻地,过去,这里厨余、洗衣等污水乱排乱流,滥菜叶、农膜等生活垃圾随处可见,部分农村卫生户厕仍然未改建完毕。面对现状,新华村坚持问题导向,及时组建由驻村队员、村“三委”和村(党)小组长为成员示范村整治领导小组,带领农户从进村口到村间主干道开展清污、节流、美化等工作,通过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小组,推动绿美新华常态化建设。截至目前,共开展村组卫生整治21场,清运垃圾3.8吨,种植行道树500棵,点撒各类花籽50亩。绿美新华建设初显成效。

以“一点红”渲染党旗红。新华村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是“红色凤山”重要组成部分,是解放战争时期边纵八支队活动“阵地”之一,曾配合姚安红梅游击队多次开展反蒋斗争,为弥兴解放作出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现场宣讲、制作地方党史展板和观看党史宣教片等形式,持续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活动,同时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省州县地方党史宣传教育,让边纵八支队的红色之光照耀着高高飘扬的党旗。截至目前,已开展党的理论宣讲2场110人次,制作南华地方党史专题展板1块,观看红色微视频《革命先驱——张舫》1场60人次,开展配乐诗朗诵《致敬,不朽的丰碑》1场。

以“一缕星火”燃起发展烈火。始终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主动向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沙桥镇党委和小河冲村、红梅村等共驻单位借力,研讨借鉴支部建设、村庄规划、乡村振兴等经验启示,整体提升农村党员发展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以庆祝建党102周年为契机,联合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颁发光荣在党50年勋章、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开设种植养殖专题讲座和举办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激情,积极培树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榜样。张家党员张红丽带头饲养肉牛,通过参加肉牛养殖和畜牧业专题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现已养殖肉牛18头,年均实现增收11万元。村委委员、力耳地预备党员朱树团带头饲养黑山羊,现已养殖120只,年均实现增收7万元。在党员带动下,村民通过外出务工、种菌子、种红花等措施,不断增加收入,户均实现增收1.5万元,党员致富带富影响力不断提高。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天地间回荡着中国节拍……”,乡村振兴号角已经吹响,新华村在驻村队和全体党员努力下,将迎来一个奋进发展的新时代。

上一条:优质服务基层行——州级专家组闫浩一行到沙桥中心卫生院开展国家推荐标准卫生院州级现场评审
下一条: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萝卜地里丰收忙 群众脸上笑开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