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进全乡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一街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两个“必须”的深刻内涵,真抓实干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动真碰硬切实抓好耕地保护建设,坚持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细安排部署,对标发力。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先后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调度会,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细化完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对原上报图斑逐一开展排查核实,确保图斑台账、“一图斑一方案”与实地相符,将整改工作任务到村、责任到人,实现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及时部署、压力及时传导、责任及时压实。

抓落实整改,精准发力。实行乡村小组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各包村工作组、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分区域、抓重点开展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对12个村工作进度实行日通报制,确保整改工作如期完成。同时把握好合理的整改处置方式,合理运用就地恢复或“占补平衡”“进出平衡”等异地补足方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截至2023年6月20日,全乡已完成2021-2022年耕地流出问题整改405.82亩,完成率为59.64%。

严监督管理,源头发力。坚决扛起耕地保护监管责任,严格审批流程,对违法违规乱占耕地建房、未经批准建设设施农业、种树、种草等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严格按照《楚雄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耕地流出。

强宣传教育,深度发力。在做好当前整改的同时,切实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工作,通过“政策宣讲+以案释法”结合的方式,利用户长会、火塘会、农村“大喇叭”、微信群、朋友圈等形式,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张贴海报宣传标语13条,组织各类会议和宣讲座谈14场次,增强群众保护意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