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一街乡:强化干部作风 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2023年10月12日   作者:曾燕梅   来源:    点击:[]

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河岸广场焕然一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农村小院宁静古朴、大山深处绿意盎然,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是一街乡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赋能乡村振兴的写照。

人居环境提升扮靓乡村振兴底色。一街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规划为引领,聚焦“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通过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造、拆除残垣断壁、村庄清洁行动,提升村容村貌,倾力绘就美丽宜居乡村新颜。一是党建引领净起来。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处理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改造卫生厕所、清理残垣断壁以及村庄清洁行动,提升村容村貌;通过乡村大喇叭、宣传画、标语等方式,形成畜禽圈养、垃圾自觉送至垃圾焚烧池内、户户轮流打扫村内卫生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动员家家户户参与,形成党建引领、党组织为主体,村组干部带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三位一体”机制,不断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通过建立集中清理重治乱、轮流清扫重实效、日常清洁重常态的常态化保洁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邻里监督、道德积分等考核评比机制,让干净整洁形成常态、保持长效。二是生态修复绿起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引导村民栽植华山松,逐步形成四季常青的万亩华山松林景观,万亩林海,让荒山变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从“光秃秃”到“绿油油”的脱变,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双赢,全乡的森林覆盖率达58.61%。三是农村小院美起来。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促进村庄绿化美化。开展清洁庭院行动,将庭院内外杂物清理干净、物品摆放整齐,通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利用废旧轮胎、腌梨缸、凤机外壳做成花盆因地制宜种植花草果树,营造生机盎然、整洁漂亮的庭院环境,引领全乡群众形成爱护家园、崇尚文明的新风尚。

便民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加速。2023年,南华县一街乡坚持党建引领,认真梳理出重点发展项目26个,建立党委统筹、领导包村、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抓好项目建设。一是道路硬化铺就党群“连心路”。乡村振兴,道路先行。目前,一街乡煤矿至西沙拉线、坡头、团洗线、草甸发烂荒地线道路硬化项目已全部竣工。投资1856.09万元完成了4个村18.71公里的路面硬化,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善了4个村的出行环境,也将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机遇。二是项目建设点燃产业“新引擎”。高标准农田建设、黑泥田水库和河道治理、重点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农村饮水保障等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竣工,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还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特色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一街乡因地制宜在特色上做文章,将作风建设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始终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具有一街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了多个百亩、千亩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助力产业兴旺、群众增收。一是因地制宜培优培特。目前全乡种植冬早马铃薯、紫甘蓝、荷兰豌豆1000亩,长寿仁豌豆3500亩,中药材400亩、魔芋6700亩,枣子360亩、沃柑500亩、软籽石榴200亩,大白芸豆、萝卜等高山作物突破5000亩,实现产值1625万元。二是坚持生态经济双效益。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进华山松专业化种植、专业化管护华山松1万余亩,释放生态经济双效益。发展“烤烟+豌豆”“玉米+豌豆”套种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助力群众增产增收。三是深化特色品牌打造。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强化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核桃、软籽石榴等 3 个品类申报为“有机农产品”,芒果、枣等 3 个品类成功申报为“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农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

上一条:一街乡:格桑花开铺满“幸福路”
下一条:一街乡:集镇改造换新颜 提升群众幸福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