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华县五顶山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十无”创建为核心,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抓手,通过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调解队伍专业规范化建设、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营造了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整合资源力量,打造共建、共享、共治“一站式”平台。建强综治中心,在为民办事服务大厅将“多中心”整合为“一中心”,打造集接待受理、多元化解、法律服务、指挥协调等为一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健全“调诉裁”一站式解纷工作法,实现群众解决纠纷便捷化、规范化、法治化;织牢“细网密格”,结合当地实际,挖掘了一批熟知民情、善解纠纷的调解队伍,在全乡6个村委会统一设立法律服务点暨调解点位,明确6名班子成员挂点联系6个行政村,98名包村队员分片联系村民小组的包保网格责任,帮助联系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做到进门即调解,矛盾不上交。立足平安建设、“十无”创建工作,发挥由农村党员、“法律明白人”、村规民约等组成的87名组长在农村社区调纷止争的重要作用,在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法律服务的同时,及时了解上报村情民意,在乡村两级统一分析研判后及时进行干预,努力将矛盾纠纷扼杀在萌芽阶段。

精准诊断疑难,实现从有人能办到有“能人”办并办好的跃升。定期分析研判,各中心站所负责人以及村委会治保员每月定时碰头商讨汇报各自领域排查跟踪的矛盾纠纷,做到各方各面信息汇总及时全面、分析研判科学精准、一事一案分类施策,并针对矛盾类型、涉及人数、化解难易程度进行现场交办,由综治办统筹协调相关站所和调解力量进行调解。加强队伍法治化建设,采取典型案例宣讲和自办案件经验总结分享的方式,用本地话解本地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并在矛盾易发的家庭婚姻、邻里口角、山林水土、道路交通、项目建设等领域,对应相关站所主责主业相关法律条文,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提升队伍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强跟踪问效,综治办对交办的矛盾纠纷案件进行跟踪督促,每月形成反馈并在下一次分析研判会上进行通报,对于介入不及时导致情况恶化的在全乡干部职工会上进行通报,持续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提高矛盾责任站所、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畅通联动渠道,做到丰富功能定位、提升部门协同能力、增强群众认同感,完善“工作日+节假日”接访下访制度,制定党政领导干部接待来访、入户走访日程制度,乡村两级每周安排领导干部值班,通过释法析理促和解、答疑解惑破难题,努力让群众不出户、不出乡即可享受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实行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机制。推动乡村组三调联动,灵活运用“两型二十四字诀”工作方法,强化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公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形成纠纷化解合力。积极探索“门诊式服务+源头式化解”,通过村调解中心当面为群众把脉问诊,并根据纠纷情况追根溯源了解内情、查看现场评估分析等,努力以多元路径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化解、永不反弹,既增强矛盾调解的终局性,又提高了全乡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在群众中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