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距五街镇人民政府15公里,是县内彝族文化传统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村。该村下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人口1729人,党员79名,林地面积约3.7万亩,盛产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通过党建引领,党群参与,该村以实施封山育林育菌和菌山承包经营模式,探索出了较为健全的野生菌资源保护和利益分配机制,并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使野生菌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饭碗”,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2023年全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35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近年来,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云南森林乡村、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

(五街镇咪黑们村破土而出的松茸)
小菌子变“香饽饽”,无序采摘谁来监管?
野生菌,因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和极高的营养价值,一直是食客们推崇的桌上佳品。五街镇高寒冷凉的气候孕育出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产量高、质量好,享有“云南松茸看南华,南华松茸看五街”的美誉,而咪黑们村所产的野生菌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为五街之最。自2002年五街镇被云南省林业厅国家濒管办命名为“松茸之乡”,松茸等野生菌的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咪黑们村群众在利益的驱动下纷纷上山采菌,原本只是普通群众调剂口味的“小菌子”摇身一变成为增收致富的“香饽饽”。但由于野生菌独特的生长环境以及无法通过人工培育养殖,“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群众普遍缺乏合理采摘的意识,只知“采菌”,不知“护菌”,对野生菌采摘的标准规范不甚了解,保护意识不强,对野生菌采取“掠夺式”采摘的情况时有发生,群众因争夺野生菌采摘权发生的矛盾纠纷也不鲜见。在这种缺乏保护意识和统一管理的无序采摘下,弊端很快显现了出来,全村野生菌资源种类减少,产量逐年下降。

(五街镇咪黑们村菌农刚从山上采摘下来的松茸)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野生菌保护有了“硬杠杠”
面对群众无序采摘和野生菌资源急剧减少的困境,咪黑们村党总支组织开展了一次党员大会,会上大家就规范野生菌采摘的问题畅所欲言。参会的大部分党员家里都有菌山,因涉及到自身利益,一开始每个人都寸步不让。这次会议开的时间很长,村“两委”干部们受到的批评也很多。但通过坦诚交流,大家相互之间消除了很多的误解和顾虑,村党总支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示范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决心。在经过激烈的“交锋”后,全体党员达成了共识,要想野生菌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经济得到长远发展,就要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能任由无序采摘野生菌再继续下去了。
共识有了,具体该如何操作呢?开们小组的党员带来了“良方”,那就是:共同保护,集体开发,发展“统一承包、封山育菌”模式。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原来,开门小组的群众凭着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大胆开拓的创新精神,已经将这一模式在村里进行了初步实践,并有了一定成果。方向定了,方法也有了,接下来便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党员大会结束后,各个小组接着召开了户长会,向全村推广“开们模式”,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支持。在充分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建议后,村党总支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野生菌保育促繁机制,写进了村规民约,野生菌保护终于有了“硬杠杠”。

(在咪黑们村“百菌园”五街镇举办一年一度的松茸开山节)
党群同心、机制护航,野生菌产业迈上新台阶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通过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咪黑们村在野生菌资源开发和保护利用上已经形成较为健全的管理机制。
在组织引领上出实招。走“组织引领带产业,党员示范带群众”的路子,把产业相近的小组及党员联合起来组建党支部4个,把党员聚在野生菌产业链上,同时把致富能人吸收到党员队伍里,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让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功能在产业建设中发挥。党员既是直接参与者,又是生产组织者,既是企业和群众的联络员,又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村党总支带头承包松茸山200亩,79名党员联系村内的365户群众,形成“一人致富,全村受益”的良好氛围。

(在咪黑们村“百菌园”五街镇举办一年一度的松茸开山节)
在利益分配上出妙招。实施松茸山承包经营机制,由村集体将菌山按竞价拍卖的方式承包给村民,村民自愿参与竞拍,拍卖获得的承包款纳入村集体经济,按人头分红,对无承包能力的群众聘用为护林员或采摘手实现增收。之后再由村集体对菌山进行统一封山,统一管理,每年6月到11月为拾菌期,即为封山期,只有承包了林地的村民才可以进入。通过签订《松茸山承包经营管理责任书》,落实“谁收益、谁管护”责任,增强菌农保护森林和野生菌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传统的政府出资护林模式转变为群众自愿护林模式。同时出台相关的监管措施,对被承包的林地片区进行不定期抽查,对科学抚育措施落实到位,能够科学创收或有所创新的承包户给予奖励,对落实不到位的取消承包资格。依托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咪黑们村划分除了封山育茸保护区域、育茸示范核心区域、仿野生菌种植区域,在开们小组建成全镇最核心的松茸保育促繁示范基地“百菌园”,总面积达2000多亩。

(在松茸开山节上群众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喜悦)
在资源管护上出硬招。每年由村党总支牵头,通过召开户长会,引导各族群众完善村规民约、明确责权,组织各族群众开展森林防火、保育促繁和科学采摘的宣传培训,逐步引导群众从“要我管”到“我要管”转变。同时,在全村实行持证采摘制度,对松茸采摘群众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发放“松茸采摘证”,在松茸采摘过程中严格执行采摘标准,严格执行禁止采摘7厘米以下的幼茸和破坏菌丝等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标准化采摘。通过一系列举措,咪黑们村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封山育菌,保育促繁”力度进一步加大,野生菌产量逐年增加。
在产业发展上出新招。由村党总支领办鑫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9个小组的村民为合作社成员,与镇内万华公司、洪保公司等5户农业龙头企业签订野生菌及农产品购销协议,实现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双绑定”,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让农产品有销路、农民有收入、企业有利润。79名农村党员先后与县级机关89名党员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以组织强、党员强带动产业强,建成直播带货新媒体电商平台,建成集农产品集散及野生菌交易的马缨花市场,连续举办7届“松茸开山节”。

(五街镇咪黑们村群众持证进山采摘松茸)
2023年,咪黑们村共计拍卖的封山承包款341.9万元,实现野生菌产量124.19吨,产值745.15万元,人均收入达4258元,每户每年靠菌子就可增收3到11万元,全村两层楼房达346栋占农户数的97%、有小轿车372辆户均达1.04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咪黑们村通过党建引领,探索封山育林育菌和菌山承包经营两个机制,带领群众念好绿色经,吃上生态饭,走向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小康大道,真正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