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不忘兵之初 当好“兵支书”】记五街镇咪黑们村党总支书记周忠才


日期:2024年06月04日   作者:周忠才   来源:五街镇    点击:[]

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咪黑们村被先后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云南森林乡村、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咪黑们村基层治理经验被选树为全省第二批基层治理典型案例。这一些成绩的取得,少不了他们的“兵支书”——周忠才。

周忠才于1997年参军入伍,2000年退役,在部队三年期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一次。2010年担任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在14年的工作中,自2016年连续8年表彰为基层党建工作优秀书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部队的锻炼和培养,退役后依然牢记兵之初的誓言,始终坚持退伍不褪色。

(周忠才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

坚持党建引领,当好村总支“班长”,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坚强有力高效的党组织是抓好基层工作的重要保障。14年来,周忠才紧抓建强“两委”班子、村民小组长和党员队伍建设三个“抓手”,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联系村民小组制度,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压实责任的同时,又全力支持帮助村民小组长和班子成员开展工作,做好统筹协调,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班子成员既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又有团队精神,努力打造“鹰”一样的个人和“雁”一样的团队,营造良好干事氛围,激发党总支战斗力、凝聚力、引领力。在这期间,村党总支获得2020年度州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021年楚雄州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州级云岭红旗党支部等荣誉。

(周忠才组织召开户长会)

深化“五个融合”,当好攻坚克难“尖兵”,使乡村振兴“活起来”。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走“组织引领带产业,党员示范带群众”的路子,组建党支部4个,把79名党员聚在松茸、萝卜、洋芋等产业链上,同时把致富能人吸收到党员队伍里,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让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功能在产业建设中发挥。村党总支领办合作社承包松茸山200亩,2023年末,全村野生菌产值1250万元,萝卜条产量2450吨产值1520万元,发展荷兰豆500亩产值425万元,全村两层楼房达346栋占农户数的97%、有小轿车372辆户均达1.04辆。党员示范与群众自治融合。79名党员户全覆盖联系358户群众,村党总支成员每人联系3户以上困难党员群众,定期开展民情收集和产业帮带,带动群众唱响“春挖洋芋、夏找菌子、秋打核桃、冬拔萝卜”的增收“四季歌”。通过村干部带头、发动经济条件好的党员捐助,共帮助困难党员群众21户93人。红色资源与彝族文化融合。以火草麻布、毕摩文化、姑娘房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是解放战争时期滇西人民自卫团一支队二大队开展武装斗争重要根据地。积极争取筹集资金修建“滇西人民自卫团一支队二大队纪念碑”、建成楚雄州首个村级党史党建展室——“咪黑们村红色文化展室”、建成咪黑们党史文化长廊,运用彝汉“双语”及彝族传统习俗做群众工作、化解纠纷的做法被《人民网》《云南政法》等媒体刊发。创新治理与群众自治融合。按照“村事民议、村事民治”原则,村党总支将“移风易俗、文明饮酒、按时缴纳医保社保”等写入村规民约。在村党总支书记周忠才的带领下,创新开展封山育林育菌工作,在野生菌出产最多的6月至11月,把分散到各家各户的承包权集中起来公开竞标,承包金作为集体收入,如开们村民小组2023年集体收入仅松茸一项就达141.9万元,村民人均分红3478元;利益联结与强村兴村融合。村党总支领办鑫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9个小组的村民为合作社成员,与镇内洪保公司等5户农业龙头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建立农产品基地1.2万亩,实现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双绑定”。整合资金300万元建成1000亩的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百菌园”,连续举办7届“松茸开山节”,2022年《央视新闻》对松茸采摘进行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对萝卜产业进行报道,通过治理的有效促进产业的兴旺及乡村的振兴,其做法入选2022年楚雄州“十大助农增收模式”典型案例。

(周忠才带领群众种植的荷兰豆喜获丰收)

牢记“兵之初”,当好服务群众“办事员”,使乡村治理“顺起来”。周忠才不断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要求班子成员和党员群众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班子成员和党小组长协调不下去的工作,亲自到场解决。带头参加“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录制《荷兰豆种植》《松茸保育促繁》等微党课,把党课搬到田间地头。当工程项目和企业、群众遇到困难,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如:把荷兰豆产业引进咪黑们村;帮助开们小组流转土地60余亩,带动10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0多万元;2017年积极争取实施1200万五街咪黑们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现8000多亩土地农田水利全覆盖;2022年实施900万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硬化机耕路21公里,极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咪黑们村开们小组错落有致的乡村别墅)

“群众选我当支书,我当支书为群众。在支书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践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周忠才说。

上一条:南华雨露:联络站室“小窗口” 发挥民意“大作用”
下一条:五街镇扎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