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五街镇:守护绿水青山 铺就幸福之路


日期:2024年06月27日   作者:周 韬   来源:五街镇    点击:[]

五街镇按照“民族团结建镇、特色产业强镇、生态文明兴镇”的发展思路,以咪黑们、六把地等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镇的野生菌产业发展不断巩固拓展,探索出了一条“封山育菌,保育促繁,发展野生菌产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融合。

党建引领,建强堡垒促增收。成立了咪黑们村“封山育林育菌党支部”、“松茸促繁保育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作用,引导各族群众完善村规民约、明确责权,并通过召开户长会,商议制定森林资源管护机制。每年由村党总支牵头,组织引导各族群众开展森林防火、保育促繁和科学采摘的宣传培训,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封山育菌,保育促繁”力度进一步加大,野生菌产量逐年增加,实现了民族团结、生态环境保护和群众增收致富“三丰收”。

完善机制,明确责任促增收。实施封山育林育菌和搞活松茸山承包经营机制,在保护野生菌赖以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推广集体林权个体承包、联户承包等经营模式,将集体山林统一发包,优先承包给有一定能力的贫困户和村内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群众,实行“谁受益、谁看护”的责任机制,加大森林管护力度。对无承包能力的群众聘用为护林员或采摘手实现增收。近年来以咪黑们村百菌园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镇千家万户共计2万亩保育促繁基地野生菌产量稳定,成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强化培训,规范采摘促增收。全镇实行持证采摘制度,对松茸采摘群众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发放“松茸采摘证”,在松茸采摘过程中严格执行采摘标准,严格执行禁止采摘7厘米以下的幼茸和破坏菌丝等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标准化采摘。每年12月底至来年8月初为封山期,封山期严禁砍伐和野外放牧,全面加强火源管控,野生菌资源、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恢复和保护,野生菌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有效保障了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族群众增收致富途径得到持续巩固。

强化管理,示范带动促增收。由镇党委、政府引导,村组牵头,各族群众具体组织实施,划出野生菌保护开发重点区域、示范区域,围绕重点示范区域,辐射周边村组,覆盖全镇农户,带动所有群众。全镇封山育林育菌面积达20万亩,其中封山育茸面积达10万亩、松茸核心区域5万亩,发展育茸示范基地5片8千多亩。带动全镇群众共同开展“封山育林育菌,保育促繁增收”行动,共护绿水青山,共享金山银山的愿景逐步实现。

通过示范引领,以咪黑们村为核心的示范区已建成以松茸为主的野生食用菌生产基地。其中最核心的松茸保育促繁示范基地——“百菌园”总面积达2000多亩,基地内主产松茸、鸡油菌、牛肝菌、珊瑚菌、红菇等各种野生菌,年均产量近15吨,其中松茸产量近6吨,年均产值近240万元。同时,通过承包山林所得,各产松茸的村民小组均有村集体收入。其中开们村民小组,仅承包山林一项就达到141.9万元,76户408名村民人年均增收3478元,野生菌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愿景变为现实。

上一条:五街镇找准问题、定好方向,坚持党建+、群众 +,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下一条:雨露乡:农村危房改造圆百姓“安居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