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桥镇山林广阔,生态资源优越。每年端午节后,几场雨水滋润,野生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又到了沙桥人民捡菌子吃菌子的季节。除了带来舌尖上的盛宴,村民们通过找菌卖菌,实现增收致富。野生菌释放“生态红利”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绿水青山成为沙桥人民群众幸福的“金山银山”。

天还未亮,沙桥镇小古山村委会大麦地小组村民罗光福一家草草吃过早饭,就全家总动员到自家承包的700多亩封山育菌林里找菌子了,没过一会,罗光福一家就满载而归。

“雨季来临后,正是上山捡菌子的好时候,我们家每天大概可以捡到20公斤的白葱、红葱菌(见手青),旺季的时候一天大概可以卖3000元,一年靠着卖野生菌可以增收4万元左右。”罗光福笑着说道。

在沙桥镇集镇区,商贩在菌子收购点忙得不亦乐乎,挑选、分类、称重,再将一张张大红钞票递给前来卖菌子的村民手中。

“小署过后,正是沙桥野生菌旺季,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在这里等着收购菌子,已经和附近的村民都认识了,许多村民都会把找到的菌子拿到这里卖给我。菌子的品质、种类不同,都会影响收购的价格,一般的杂菌子我收5元一公斤,牛肝菌28元一公斤,葱菌140元一公斤,昨天一共收了400公斤左右,交易额有12000元左右。”商贩罗大哥说道。

沙桥镇位于南华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3′-101°21′,北纬25°02′-25°2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海拔2698米,最低海拔1890.2米,国土面积54.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31.4万亩,适宜野生菌生长的林地面积达30多万亩。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沙桥镇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宣传封山育菌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工作,让绿色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沙桥镇辖区内的野生菌品种多样,有松茸、见手青、牛肝菌、青头菌、鸡枞菌等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公斤不等,小小“野生菌”撑起群众增收“致富伞”。

近年来,沙桥镇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森林资源潜力,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林下+”经济发展下功夫,持续推进林果经济、林下草药、林下育菌、林下养殖等产业发展,探索立体经济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子。2024年,沙桥镇封山育菌面积达28.5万亩,每年有600多吨野生菌销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