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五街镇以工代赈“三个小”盘活乡村振兴大产业


日期:2024年07月23日   作者:夏世尧   来源:五街镇    点击:[]

五街镇抢抓以工代赈政策机遇,以“工”为载体,兴“赈”之实效,进一步发挥以工代赈示范效应和引导带动作用,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成效显著。

组好一个个“小队伍”,促进本地村民“大展身手”。在以工代赈的项目施工现场,一群群工人各司其职,有的进行放线设计,有的进行沟渠清理,有的进行模板架设,还有的进行路面浇筑,分工明确,井然有序。这些工人都是本地村民,有的是以前就从事过路面硬化的技术工,有的是学校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更多的是本地务农的群众,他们都发挥出自己以前学过的技能,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学好一个个“小技能”,培养脱贫群众“一技之长”。为解决村民没有技术的难题,五街镇通过采取“培训+上岗”模式对参与务工的村民开展岗前培训和以工代训,帮助脱贫群众掌握操作技能。“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不会干,怕干不好,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但没想到工头和老师傅手把手认真的教我们如何架模、如何注浆、如何找平,让我也很快就上手,现在我也可以带新人了。”工人李师傅说,他从5月份到工地干活,从事路面浇筑,这些都是以前种庄稼接触不到的,而现在通过工友的帮助和自己不断地学习,已经熟练掌握路面浇筑的技能。像李师傅这样从农民“变身”为工人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以前因为缺乏技能只能在家务农,现在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学习到了“一技之长”,将来可以更好的利用这些技能赚钱养家。

建好一个个“小项目”,实现乡村建设“华丽转身”。五街镇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包含乡村公路建设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多个方面。“今年我们镇实施了706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4条道路硬化,浇筑3条三面光沟渠,新建2座水窖和2座小坝塘清淤,项目将为村民解决就业116人次,实现务工收入248万元。”五街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例如老厂村近年来产业发展势头较为迅猛,但基础设施是短板,以工代赈的项目实施将彻底破解当地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困境。

近年来,五街镇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不断补齐基层的短板弱项,夯实了乡村发展基础,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了村民工作技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外运和乡村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兔街镇调研指导兔街镇茶产业品牌培育工作
下一条:“叶问”兔街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