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不city啊”这句网络用语火热出圈,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的形容词。南华县五顶山乡立足山区乡镇实际,以城乡现代化为重要抓手,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努力让乡村绽放独特魅力,在保留山区特色的同时,逐步迈向更具活力的city模式。

扮靓“景”做亮“点”。五顶山乡在典型引路推进美化上持续发力,不断压实责任链条,以“严”的要求、“实”的举措、“细”的作风,上下联动、齐心协力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夯实农村环境基础,建设秀美乡村。按照“县级定标准、乡镇当主体、村级为单元、群众是主人”的模式组织推进户厕改造,截至目前,全乡户厕改造完成1900余座;污水治理实现“要我干净”到“我要干净”的思想转变,筹措资金270万元,87个村民小组“两污”治理整乡推进项目全面完工;持续加大连接城乡纽带农村公路的改建力度和日常养护工作,6个行政村66条通村道路保洁全覆盖。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绘就美丽风景。打造“颜值”和“气质”大幅提升的牛丛新村法治小巷;不断推进亮化工程从“难点”变“亮点”,实现集镇建设新提升,基础设施新变化,秩序管理新规范,公共服务新成效,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山区片最干净、最美丽、最热闹的乡镇正在逐步形成;把闲置场地打造成打跳广场,让喜爱跳脚的男女老少从“流量”变为“留量”……群众参与打跳人数突破千人。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五顶山乡不断出实招、亮硬招、创新招,不仅助力了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增加农民收入,还提升了乡村文化的竞争力。盘活闲置资产,打造了一间氛围感浓烈的民宿云海村舍,环境清幽,汇聚食、住、玩、娱于一体,早起云海映朝阳,夜晚繁星满天灿,彰显乡村特点特色,住得高一点,望得远一点,舒服不止一点半点,满足你的院落情怀!以基层活动场所为依托的数人打跳、农民趣味运动会、“村晚”文艺演出、篝火晚会……内容既洋气又接地气,让村民单调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释放了山区独有的文化魅力。


舌尖的“诱惑”、美食的“天堂”:五顶山乡当地饮食文化深受汉、彝、回三个民族的影响,在其丰富的传统美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上,形成了多样而独特的风味,各式美食很“City”。阳麦粑粑采用当地老品种麦子阳麦制作,传统发酵方法,口感筋道,掰开纯天然的阳麦粑粑,一股麦子和泥土的清香飘出来,咬一口,唇齿生香,满嘴都是大地的味道。真可谓是洋麦粑粑香四溢,乡愁缕缕韵悠长;腊鹅制作工艺独特,从孵出小鹅到腌制风干需要近一年的时间,五顶山的腊鹅是当地美味而珍贵的食品,只用来招待贵客。一只腊鹅可以制作成不同风味的食品。切成小块油炸的腊鹅肉配上鹅油,味道一绝;黄牛干巴采用当地原生态的土黄牛制作,肉质细嫩、味道纯正,其腌制技艺高超,干巴切开后色泽红润,香气四溢。又是黄牛干巴韵飘香,色美味醇滋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