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建队伍,集聚法治力量。为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让基层治理插上法治翅膀,雨露乡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规范和优化“法治副村长”队伍建设。结合辖区7个村实际,通过整合县检察院、司法所、派出所等懂法人员,精挑细选14名干部出任7个村“法治副村长”,与包保干部一道对风险隐患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利用云南精益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法律服务,整合律师资源,发挥律所作业优势,更好地服务法治村建设,形成律所法律服务规范化、常态化,真正让法治提质惠民。截至目前,“法治副村长”到村开展风险隐患研判累计24次,开展重点人员普法宣传96人次,法律顾问为群众和乡、村提供法律服务11次。

围绕普法宣传,精准送法到户。“线上+线下”齐发力,多措并举抓实普法宣传工作,让群众能真正“听得懂、看得见、用得到”。搭建“线上阵地”,多渠道营造宣传氛围。充分利用杨方村广场电子大屏、微信公众号、乡村广播、政府门口和中小学LED显示屏持续滚动播放电子布标,将普法工作以图解、短视频、电子布标等多种方式推送到群众的心坎上;畅通线下宣传主渠道,结合不同的宣传主体,细化分类开展针对性的宣传,结合实际着重宣传普及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充分发挥雨露基层治理调度指挥中心基层治理实效,做好矛盾风险问题的排查化解、专题研究、帮扶解困工作。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精准有力防控风险,坚决杜绝发生负面清单情形,确保全乡社会大局平稳有序。截至目前,14名“法治副村长”相继到村到组开展集中法治宣讲80余场次,围绕重点群体单独入户开展针对性的以案释法29次惠及200余名群众。

围绕协调沟通,精准上传下达。当好社情民意传递员,变层层转达为直达,加强“村两委”干部沟通联系,尽快熟悉村情村貌,详细了解村组矛盾纠纷、治安状况等情况,秉持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准确收集社情民意,助力乡村法治建设。对群众的法治需求等重大社情民意,及时进村入户,耐心倾听每一位村民的诉求和意见,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迅速协调乡平安法治办、司法所及村组的相关人员协同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