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武庄乡:以幸福新村为窗 看乡村蝶变之路
幸福新村位于罗武庄乡树密鲊村委会,汇聚了罗武庄乡5个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25户94名搬迁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这个承载着搬迁群众期盼的村庄,用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民生底色,绘就宜居画卷。走进幸福新村,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最直观的“幸福密码”。罗武庄中心幼儿园作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幼儿园,占地2000平方米,1200平方米的现代化园舍与615.5平方米绿化景观相得益彰,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学前教育环境;“幸福食堂”聚焦餐食服务,实行差异化供给:80周岁及以上老人可免费享一荤三素,80岁以下群众仅需8元左右,就能吃到两荤两素的营养餐。此外,标准化足球场、健康公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一应俱全,满足村民运动休闲、绿色出行需求。这些民生工程的落地,让乡村生活既有“乡土味”,更有“便捷感”,不仅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更让“家”的归属感愈发浓厚。

产业引擎,驱动振兴动能。产业兴旺是幸福的坚实根基。幸福新村以特色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发展新格局。现代化养殖小区里,西门塔尔牛膘肥体壮、蓄势待发,牛黄培植项目延伸着产业链条,带动1200余户农户共享发展红利,“牛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黄辣丁鱼养殖试点,设置10个标准化养殖缸、投放200余公斤鱼苗,以“生态可持续,收益有保障”筑牢产业根基。幸福嘉园酒店的17间智能民宿,搭配茶室、烧烤场地等设施,与周边的香水柠檬、柑橘等特色产业示范园联动,勾勒出一幅“生态产业+休闲度假”的新画卷。从田间地头到民宿餐桌,产业的齿轮持续转动,为村民们开辟出一条越走越宽的致富路。
生态为笔,勾勒和美底色。幸福新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将生态理念融入乡村建设的每一处细节。“厕所革命”刷新生活品质;“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的垃圾处理体系让村庄始终保持洁净;污水管网改造彻底告别了污水横流的旧景。村里还通过“美丽庭院”评选,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翠竹、三角梅,打造“一户一景”的诗意格局。如今的幸福新村,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每年3月,蓝花楹绽放成紫色花海;6月,凤凰花燃出火红盛景。四季流转间,幸福新村美得像一幅流动的画,“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幸福新村用齐全的公共服务、兴旺的特色产业、秀美的生态环境,诠释了“幸福”的真谛,它不再是简单的“搬迁安置点”,而是乡村蝶变的“展示窗”。在这里,乡村和美的温度可感,产业振兴的力度可见,生态宜居的颜值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