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集镇中心学校流动人口、基础薄弱等问题,五顶山乡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整合辖区综治、司法、派出所、安监、教育等多方力量,组建,成功探索“一键报警”+“多方联动、问题联治、治安联防”平安校园治理新路径。
坚持多方联动,打好校园治理“组合拳”
针对临近春节人员聚集等问题,运用“聚”的思维、“合”的方式多方联动、合力攻坚,推动校园治理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转变。一是强化校警联动。探索“极速护校”联动模式,紧盯校园、校园周边两个重点区域同向发力,联排校园安全隐患,联勤校园周边巡防175人次,快处涉校矛盾纠纷,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火墙。二是强化校地联动。聚焦学校主体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托每月综合执法检查,采用日联巡、周排查、月研判等方式,定期研究涉校、涉教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强化警保联动。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探索“派出所+保安+乡平安法治办”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对校园保安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平安法治办、派出所联席,快速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坚持问题联治,画好校园治理“同心圆”
按照“微网格+专属网格”的思路,将校园内部、校园周边、社会面三个区域“人、地、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一网管理”,推动校园治理从“单一管理”到“综合治理”转变。一是强化校园内源头治理。探索“五员+八防”治理模式,将法治副校长、包保民警、校园保安和师生等全要素纳入网格,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织密源头防护网,累计开展防电诈宣传10次3500人次、警示教育23次3500人次,调处矛盾纠纷,提供心理咨询。二是强化校园周边专项治理。针对校园周边人员密集、交通拥堵等问题,严格落实源头防控,对特殊重点人员依托基层组织落实管控责任。铁腕整治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查封关停离校园较近的烟花爆竹店1家,制止乱停乱放违规车辆,有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三是强化社会面综合治理。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依托分析研判和问题交办制度精准靶向集镇治安乱点、交通堵点,有效化解辖区安全隐患点,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

坚持治安联防,下好校园治理“先手棋”
落实“人防、技防、心防”三项措施,推动校园治理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防范”转变。一是建强人防队伍。落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推动87名网格员、2名“一村一警”、3名校园保安队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化解,校园内部、校园周边和社会面联合巡逻,有效维护校园安全。二是健全技防网络。以五顶山“雪亮工程”为支撑,对重点人员实施管控,实现了精准预警、快速报警、快速派警、联动出警。三是建设“一老一小时光驿站”。在内部设立心理疏导室,围绕“情、理、法”定期开展疏导:针对中小学学生人格、心理、价值塑形关键期特点,采取“集中讲座+个性辅导”模式,筑牢心防工程,做到预防、预、辅导服务。针对校园学生自我意识强、社会实践不足等特点,在校内重点开展意识形态、反诈防骗方面指导,牢牢守住校园意识形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