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1+1+N”新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新效能——雨露白族乡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


日期:2025年01月16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雨露乡辖7个村委会、98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小组,有3349户,总人口14123人,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84%,全乡共有少数民族12216人,占人口总数的86.58%,属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近年来,雨露乡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用心用力用情服务群众、做精做优做细社会治理,实现连续7年“零命案”,被评为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示范点,成为“全省十佳”“州内唯一”的示范点命名乡镇。

建强一个中心,高位统筹有精度。雨露乡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原则,整合现有硬件、系统、人力资源,率先成立雨露乡基层治理调度指挥中心,实现基层治理职能单位资源整合、共同参与、协调一致、共建共享,做到基层治理工作有人抓、抓专门,职能抓、抓协同,高效抓、有支撑。指挥调度中心专职负责基层社会治理指挥调度等相关工作,通过村、组报送以及群众接访室推送来访群众诉求,收集整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于涉及跨区域或者多职能站所的特殊矛盾纠纷,中心负责整合资源,联动人员力量进行综合协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并按要求上报至上级政法机关,最大程度避免群体性、苗头性问题的持续发展。

用活一个平台,联动处置提速度。雨露乡充分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有效解决。加强机制融合。完善“警调”“访调”“诉调”对接机制,加强各职能站所合作联动,不断延伸联调触角,凝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今年以来,乡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妇联等职能站所联合开展矛盾纠纷调处12起。加强资源融合。按照“应融尽融、应进尽进”的要求,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等入驻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进一步强化各类解纷方式有序衔接。加强设备融合。依托雪亮工程,在乡集镇的主要进出口设置了带有抓拍功能的摄像头,鼓励农户自主安装家用摄像头接入数据中心,目前辖区已经有517个摄像头,“技防”做支撑,“人防”做管控,用科技力量强化队伍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应用“N”个场景,服务群众显温度。综治中心持续推进“党建+法治”“中心+平台+网格”“中心+网格+涉访涉诉”等建设,不断丰富“N”种新的应用场景。“党建+法治”,凝聚合力、提升效力。全面整合党建、党群服务、平安法治、综合执法、公安司法等各方力量,在政策宣讲、信息采集、矛盾化解、社会面管控等各领域服务管理上持续发力,通过“走访巡查听民声”“敲门行动纾民意”“民情恳谈解民忧”等形式强化网格服务,真正把基层治理工作由“有效治理”向“长效治理”转变。“中心+平台+网格”,多格合一、一网统管。充分把握属地管理、规模适度、标准统一、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统筹考虑辖区村、组地段位置、人员情况、面积大小,在现有村、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最小工作单元,划定乡级(三级)网格1个,村级(四级)网格7个,村组(五级)网格111个,微网格396个。按照“民有所需、网格必应,上传下达、推动治理”的服务机制,切实调动网格员履行收集村情民意、报告突发情况、监督环境卫生、宣传政策法规、服务群众、治安联防联控等职责。微网格建立以来,已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邻里小事50余件。“中心+网格+涉访涉诉”,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雨露乡在不断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途径的基础上,让干部进“田间地头”服务农桑群众,主动了解群众诉求,再由中心综合研判,分类归口到职能站所,通过入户寻访、调研走访等方式,从源头上了解群众矛盾点、解决群众烦心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上一条:向人民报告,平安五顶山,感谢有你!
下一条:一街乡精心筹备 确保乡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