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雨露乡依托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深入挖掘中药材的发展潜力,围绕中药材产业链,大力发展重楼、天门冬、白芨等中药材种植,探索出了一条带动群众增收的新路子,也为雨露乡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走进雨露乡大村村委会马鞍山,天门冬种植户李大哥带领十几名群众,正在天门冬种植地里除草,一派忙碌生机勃勃的景象,天门冬种植一般三年收获一次,种植周期虽长、但带来的收益可观,成熟后的天门冬有磨盘那么大。“我家种了15亩,鲜货在1元每公斤,干货的价格在58元左右每公斤,一亩地大概能有6000多元的收益”。这个憨厚的中年汉子,近几年都在摸索中草药的种植经验,不仅自己的收入增加了,还带动村里其他老乡增收。从种苗、除草、管理、开挖、蒸煮、剥皮、烤干、搬运出售,不仅带动村里劳动力20多人就业,还带动8户也种上了天门冬,实现每年户均务工增收2200元左右。

完善发展模式,唱响乡村振兴幸福号角。今年以来,雨露乡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完成1个中药材初加工车间,不断致力于优化产业布局、丰富药材种植种类、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成品初加工能力,村民通过合作社,种植大户,村集体组织等引领,发展种植特色中药材,群众增收有了“药引”、致富有了“良方”。
下一步,雨露乡将立足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壮大特色中药材种植的同时,完善产业链条,进一步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上不断探索优化,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在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