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南华县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巾帼力量为主体,成立巾帼宣讲队87支,结合“三访四察五送”工作和日常走访排查,围绕妇女群众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或涉法涉诉等焦点问题,把法律条款讲成生活指南,把法律规定说成生活道理。县妇联以“法律娘家人”的身份成为全县11.84万妇女群众的“法律硬支撑”。
“普法+调解”把调解的过程变为群众学法“课堂”
年前,龙川镇妇联接到大谷堆村委会一女同胞关于离婚后其丈夫拒不执行法院审判的矛盾纠纷,镇妇联联合镇平安法治办、片区民警和法院工作人员等第一时间到其户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解释,在一次次的普法下,成功化解了一起高风险的婚恋纠纷矛盾。在龙川镇灵官社区的“和美菌乡”调解室内,巾帼普法队按照每季度1次的普法宣传对广大妇女群众讲解法律知识,宣传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有需求、巾帼普法队有回应,全县已成功举办集中宣传17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630份;在全县128个“和美菌乡”内完成矛盾调处116件,普法512场次。依托47名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组织普法进校园宣讲23场8210人次,普法进村(社区)23场次1589人次。

“普法+倾听”在普法过程中了解群众的心声
“巾帼普法乡村行”以需求为导向,倾听群众心声和诉求,推行点单式互动普法,实现从“我们说”的单向输出到“听群众说”的双向交流。
“我要咨询生育和聘用条件之间的关系。”“我想了解产假期间是否会减低女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女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共同记名权吗?”这是发生在全县2025年春节期间的“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现场。针对春节期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南华县妇联联合司法局、公安局、人社局等开展“一对一”普法活动。“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八条明确指出,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职工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只见县人社局的巾帼普法员在一一的回应着。经过一番交流,张女士感慨道:“法治社会人人都要学点法律,才能维护好我们的合法权益,有时候用人单位都已经造成侵权了,但是我们都还被蒙在鼓里”。
“此次活动的举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群众在‘你问我答’的互动交流中不断深化,达到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我们会经常性举办类似活动。”南华县妇联分管副主席说。

“普法+创新”不断补齐普法工作短板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切入点,结合政协“‘院坝协商’纾民困解民忧”行动、“利剑护蕾”等系列行动,不断补齐宣传短板。
“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围绕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文明村、文明饮酒推动移风易俗开展商议。”这是2024年县政协在五街镇双华商议的重点内容。“殴打伤害周围的同学,辱骂别人,给别人起外号,这些行为都属于校园霸凌。”这是在“利剑护蕾”行动上,向孩子们告知什么行为属于校园霸凌。南华县巾帼普法乡村行正通过实际行动实现让群众普法人人都收益。
同时,巾帼普法队也整合着越多的专业人员的加入,公安、法院、人社局等共计56名专业人员的加入,全方位满足群众带着矛盾来调解、带着合同来审核、带着问题来咨询的各种需求,实现普法宣传和民生服务的紧密结合。遇到现场无法解决的事项,全部登记造册带回,限时办理、按时反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