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这房子墙壁裂得厉害,外面下大雨,屋里就跟着漏,住着心里总不踏实。现在看着工匠们换房顶、修排水、刷墙面,这心里就踏实多了!”官上村村民望着正在改造的房屋,脸上洋溢着喜悦。村党总支书记杨瑞荣回应道:“等室内粉刷和吊顶完工,你们家就焕然一新了。”


马街镇始终将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坚持“应纳尽纳、应改尽改”原则,严守“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底线,多措并举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
一是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建立“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审批”四级联审机制,严格执行三级公示制度。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精准掌握农户住房状况和改造需求,建立“一户一档”改造台账,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二是动态监测,长效保障。构建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网络,对全镇房屋实行“日常巡查+重点监测”双轨管理。建立安全隐患即时报告和销号整改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项排查4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严控质量,规范施工。推行“双师”监管制度,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乡村建设工匠持证上岗。严格施工过程监管,重点把好材料进场、主体施工、竣工验收“三道关口”。
住房安全是民生之要。马街镇将持续聚焦农村低收入群体,保持政策连续性,计划年内完成危房改造66户。同时探索“改造+提升”模式,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群众不仅住得安全,更住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