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也是夯实人大工作根基、提升履职效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南华县雨露乡人大主席团始终将代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提升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水平,聚焦“政治功能强、代表能力强、监督实效强、作用发挥强”四大目标精准发力,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持续提升人大工作整体质效,努力为推动雨露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展现人大作为、彰显人大担当。
聚焦“政治功能强”,以深学细悟擦亮忠诚底色。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将人大工作融入乡党委总体部署,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确保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推进、年末有总结。每季度通过集中授课、专题学习、代表活动等形式,组织代表深入学习《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及重要会议精神,在深学细悟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今年以来,已组织专题学习2次,依托户长会、党员大会等载体广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16场次,有效强化了代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聚焦“代表能力强”,以实践历练提升履职成色。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代表队伍。通过系统化培训、专题化辅导、实战化锻炼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代表在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审议报告、提出议案建议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以代表联络站、室“小窗口”展现“大作为”,促使代表履职本领在实践中淬炼提升。4月份组织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三个选区29名县、乡人大代表以“书面述职+口头述职”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晒出“履职成绩单”,亮出“代表新承诺”,分别就任职期间提高履职能力、联系选民群众、发挥代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情况作详细汇报,切实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履职的“头等大事”来落实,通过选民评议和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代表的履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评促学、以考促干,推动能力提升。今年以来,代表联系群众39人次、主席团成员带头接访3场次、进村入户走访65场次,开展安全生产集中宣传活动9场次。

聚焦“监督实效强”,以精准发力彰显监督本色。紧扣全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民生关切热点和法治建设难点,精准选择监督议题。综合运用听取审议报告、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多种监督方式,敢于动真碰硬,强化跟踪问效。推动人大监督从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确保监督工作有力度、有深度、有实效,切实推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和党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今年以来,先后2次组织乡人大代表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视察,督查工作进展,督促工作落实,为乡人民政府在增收产业培育、基础条件改善等重点工作决策上提供“第一手”参考。同时,在办理代表建议上下功夫,加强对雨露白族乡第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中提出的2件议案、24件建议批评意见的跟踪督办,常态化落实党政主要领导、班子成员领题督办重点建议机制,开展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聚焦“作用发挥强”,以实干实效增添担当亮色。积极引导代表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中主动作为、建言献策、贡献力量。紧紧围绕雨露乡农文旅融合发展定位,构建“人大引领、代表领办、群众参与、成果共享”联结模式,乡人大主席团聚焦创建“风华雨露”国家4A旅游景区积极建言献策,依托野生菌资源优势,以现有的“蘑菇小屋”乡村旅居项目为主线,串联洒披武村“菌窝子”牛肝菌保育促繁基地、罗文村白蚁-鸡枞菌保育促繁基地、后甸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资源,实现一三产融合发展促农增收新路径。在段明生、杨德龙等一批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下,村民们积极参与闲置农房、景区绿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有效夯实了雨露乡乡村旅居产业发展基础。在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不少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