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楚雄腹地,南华县五街镇,山川含黛、林壑尤美,孕育出种类繁多的野生菌,成为大自然馈赠的“富矿”。近年来,五街镇以生态为底、产业为笔,探索野生菌联农带农新路径,绘就了“绿富同兴”的振兴画卷。2024年,全镇野生菌产量达1650吨,产值突破2亿元,松茸产量达260吨,产值1.4亿元,让“林下经济”焕发蓬勃生机。
护绿固本,筑牢生态根基
五街镇野生菌产业的崛起,源于一场“生态守护”的接力,经历了 “封山育菌”“承包育菌”“保育促繁”三个关键阶段。早期,五街镇采用 “封山育菌”策略,村委会与村小组组织村民集资投劳,穿梭于山林间,制定村规民约守护菌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东风吹过,五街镇顺势推出 “承包育菌”,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让各方责任与收益清晰明确,激发社会参与热情。如今,在科技赋能的时代浪潮下,五街镇开启 “保育促繁”新篇章,与科研机构携手,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依托20万亩封山育林育菌区、5万亩松茸核心保护区,五街镇创新“竞价承包+动态管护”机制,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咪黑们村通过持续封山育菌,实现第15次分红,2024年,菌山承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41.9万元收入,户均分红18671元,人均分红3478元,印证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真理。

科技赋能,激活创新引擎
五街镇以科技为钥,叩开野生菌提质增效之门。联合云南省农科院建立产学研基地,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山林生产力”。打造“百菌园”“菌王山”等示范基地,运用生态调控、菌塘修复技术,实现松茸亩产提升20%。其中,“百菌园”年均产菌15吨、产值240万元,成为科技兴菌的“样板田”。专家团队扎根一线,累计培训林农3000余人次,让传统采菌人蜕变为“技术新农人”。

机制创新,共筑富民链条
五街镇以利益共享为纽带,构建“承包分红+就业帮扶+文旅融合”多元增收体系。通过菌山竞价承包,村集体年增收超100万元;设立护林员、采摘岗,惠及800余户低收入家庭;创新“菌旅融合”模式,举办松茸开山节、采菌体验等活动,年吸引游客5万人次,带动餐饮、民宿增收500万元,让“林间鲜味”化为“舌尖经济”。以村集体为引领,全镇14个村委会、133个村民小组、5845户群众参与 “封山育林育菌,保育促繁增收”行动,汇聚起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品牌引领,开拓产业蓝海
立足“云南松茸看南华,南华松茸看五街”的金字招牌,五街镇以品质塑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建立全流程标准化体系,通过绿色认证、地理标志提升产品溢价;借力电商直播、跨境平台,让松茸从深山走向世界。品牌价值赋能下,五街野生菌成为高端市场的“抢手货”,书写了“小菌子撬动大产业”的传奇。

下一步,五街镇将以生态为基、创新为翼,深化野生菌全产业链建设,打造全国林下经济示范标杆,让这座“菌业富矿”持续释放振兴动能,在青山绿水间谱写共同富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