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兔街镇:“三个结合” 持续打造美丽 宜居乡村


日期:2025年07月23日   作者:郑杨杨   来源:    点击:[]

站在兔街镇小古木村新硬化的村道上,但见白墙黛瓦与蓝天碧水相映成趣。七村河水声潺潺,两岸石景错落有致,沿河人行步道,一到傍晚,人来人往,成兔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BB113

近年来,兔街镇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以对标整治与提标建设相结合、典型带动与全域推进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三个结合为抓手,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

7594C0

对标提标从“靶向攻坚”到“全面升级”。镇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薄弱环节、重点领域,针对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治理难题精准施策,构建系统化治理模式,管住“乱扔、乱排、乱流”。采取户收集、村转运处理的处置模式,推进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落实4600庭院三包责任制、配置132垃圾桶,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步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卫生设施品质,新建农村公厕11座、实施农村卫生户厕改造2849户,全镇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5%。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革命、村容革命、污水革命有机结合,采取财政奖补一点、村集体投资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一点和投工投劳一点五个一点方式,筹集资金490万元,对11个村委会同步实施生活污水治理推动人居环境向生态化、现代化迈进。同时,三大革命为突破口,三大革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三大建设协同发力,同步推进道路提质、河道治理、停车场建设等民生工程,投入资金216万元硬化道路3.6公里,提升村间环境;投资5934.26万元,治理河道21.5公里,建设生态护坡3.6公里,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聚焦兔街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建设停车场1400多平方米,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镇人居环境全面升级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1195DE

典型带动从“点上开花”到“全域结果”。用好“典型引路法”,按照“以点带面、串点连线、整体推进”的思路,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和美乡村建设、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结合,微改精造,在雕琢乡村颜值上下足“绣花功夫”。开展“美四旁”“建四园”行动,在“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基础上强化示范点打造,11个村因地制宜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13个。结合原生环境,采取“拆违建绿、破旧增绿、见缝插绿、义务增绿”的方式,拆除残垣断壁30多处,建成绣田、望天坡、三家村等地标微景观10多处,精心设计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景观150多处,累计绿化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动员每户种植花草5盆以上,打造“绿美庭院”42户。定期组织保洁员对集镇区域开展环境集中清理,并对沿街集市规范治理,投资10.98万元,沿河投放铝合金花箱50个,沿南景公路改造花坛1000多米,栽植云南樱花和蔷薇花272株,新增建设绿化面积12185平方米,植树1808棵。如今,示范村串珠成链、连线成景,一批党建强、产业兴、环境美的示范村“多点开花”,“一路一景”的乡村风貌日益凸显。

146B00

共建共享从“政府独奏”到“全民合唱”。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方式,探索构建多元共治人居环境格局,全面吹响人居环境整治“冲锋号”,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亲自抓、亲自问、亲自督,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具体抓,跟进落实,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紧紧围绕南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任务目标,健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压实包抓责任清单、区域网格责任清单、巡查监督责任清单“三项责任清单”,用好村干部队伍、乡村公益性岗位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三支队伍”,推行村民自治机制、文明监督机制、红黑榜考评机制“三项机制”,让群众从“要我美”转变为“我要美”,真正成为环境整治的主体,推动环境整治由“短期清理”向“长效管护”转变。全民共建,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半坡村为重点打造“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村,建成规模化、集中化的绿色生态示范茶园1800亩,建设中药材示范育苗基地100亩,打造茶园经济示范基地,发展茶药套种示范基地300亩,农民腰包鼓了起来、生活更幸福,人居环境改善有了“面子”,发展富民产业更有了“里子”,实现了全域风景到民富村强,村庄美到百姓富,探索出了一条“环境变现”与“产业升级”的双赢路径。

1F2BD2



上一条:一街乡召开2025年乡村级河湖长及巡查员培训会议
下一条:兔街镇:“计生”宣传接地气 计生政策落地落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