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桥镇围绕群众“就业增收”核心需求,创新推出“十个一批”就业促进举措,通过盘活本土资源、搭建就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等多元路径,让越来越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依托高原特色农业稳定一批。立足沙桥镇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食用菌培育、特色养殖等产业。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模式,鼓励农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在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积极吸纳本地劳动力。甜叶菊规模化种植:创新“公司+农户”订单模式,规模化种植甜叶菊570亩,带动就业400人以上。萝卜产业扩面:萝卜种植面积由4万亩扩大至5万亩,预计带动就业200人以上。蔬菜产业链延伸:在现有5000亩蔬菜产业基础上,强化从种子端、生产端到储藏端、销售端的产业链条,预计带动就业200人以上。青贮玉米种植:种植青贮玉米1万亩,预计带动就业400人以上。烤烟种植:种植烤烟17230亩,带动就业1700人以上。林下经济发展:发展林菌200亩、林药350亩、林蜂1500窝、林禽10000余只、林菜1500亩,预计带动就业200人以上。


二是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一批。充分挖掘沙桥镇红色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景点与线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民宿,销售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一是推广红色文化旅游。全面推广红色文化旅游路线,力争实现游客量突破2000人次,带动就业20人。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凤山湖非遗文化酒店建设,预计带动就业10人。加快推进龙箐梁子、凤山湖主动健康项目、低空旅游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就业50人。三是文旅产业链延伸。带动周边新增凤山湖渔村和小古山烤羊肉农家乐2家,带动就业9人。

三是依托产业园承接一批。一是园区企业用工对接。依托南华县老高坝工业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园区,聚焦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汇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积极宣传动员,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力争帮助本地劳动力就业50人以上。二是育苗基地建设运营。建成沙桥镇丰华育苗基地,构建集蔬菜工厂化育苗、包装运输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着力打造绿色无公害、高品质鲜食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带动就业60人。

四是引导返乡创业带动一批。一是政策宣传与服务。广泛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通过镇村宣传栏、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多种渠道,向有创业意愿群众精准推送。二是优化创业环境。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返乡创业。通过举办返乡创业座谈会、推介会等活动,宣传家乡发展机遇和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三是创业能力提升。定期组织创业培训,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授课,传授创业经验和经营管理知识,确保每年开展创业培训不少于2期,培训60人以上。力争引导返乡创业人员6人以上,带动就业100人。

五是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一批。一是精准需求摸排。组织力量对全镇农村劳动力开展全面摸排,建立详实劳动力信息台账(涵盖年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意愿等),精准掌握培训需求。二是开展多样化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联合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实用技能培训。三是推行定向培训模式。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与本地企业、用工单位签订培训就业协议,确保培训后就业率达到60%以上。

六是实施以工代赈吸纳一批。积极争取以工代赈项目,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等领域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项目建设中,优先组织本地劳动力参与施工并发放劳务报酬。2025年重点项目:沙桥镇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760万元,实施内容为硬化瓦黑井、三河底、阿咪期苴、天申堂、石桥河5个村村组道路13.13公里及附属设施,以及七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带动就业60人以上。

七是打造劳务品牌促进一批。一是非遗工坊建设。积极争取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资金12万元,建成南华县“天才妈妈·云南彝绣梦想工坊”。二是非遗技艺传承与融合。依托沙桥镇石桥河村“翠英火草纺织种植制作基地”现有资源及省级非遗传承人罗翠英,推动彝绣产业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集中展示火草纺织刺绣种植、制作、加工、销售全流程。三是拓展就业渠道。积极对接全县彝绣产业资源,力争在沙桥镇建立彝绣加工点,重点带动低收入、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及外出务工群体就业增收,预计带动就业20人以上。

八是建设就业帮扶车间保障一批。一是青贮饲料加工与仓储。建成青贮饲料加工厂2个、2000平方米冷库1个,保障35000吨青贮玉米生产及5000亩特色蔬菜仓储需求,带动就业30人。二是萝卜初加工厂建设。投资500万元建设天申堂萝卜条初加工厂1个,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加工5万吨新鲜萝卜条的产能目标,带动就业30人。三是养殖设施建设。在石桥河村委会新村小组新建2栋钢结构鸡舍大棚(1968平方米),促进周边就业10人以上,带动当地养殖业发展和326户1613名农民增收。

九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结合沙桥镇实际,合理开发乡村保洁员、护林员、社保代办员、公墓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脱贫劳动力、低保家庭劳动力、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共安置198人。

十是壮大集体经济创富一批。激活村级合作社运营能力,探索“资源整合+利益共享”机制,开辟集体增收与就业扩容新路径。土地集约运营。推动土地集中流转,规模化发展产业,增加村集体收益和就业岗位。盘活闲置资产。有效盘活镇村闲置资产,用好向阳助农驿站等平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十个一批”举措多点开花,让沙桥镇群众就业渠道更宽、增收底气更足。下一步,沙桥镇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绘就乡村振兴“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