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沙桥镇:农文旅融出沙桥好“丰”景


日期:2025年07月24日   作者:王学顺   来源:沙桥镇    点击:[]

近年来,沙桥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用好农业、古遗和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推动农业、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谱写出乡村振兴新样板。

农文旅品牌初具雏形。探索以萝卜为主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依托“红韵沙桥”文化线路以及凤山湖、石桥河新村龙箐梁子等优美自然风光,结合每年高质量举办一批“萝卜文化艺术节”“洋芋文化艺术节”等集文化交流、经贸洽谈、投资发展、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欢乐打卡、非遗市集的文化艺术节日,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体验、观光、康养、旅居、研学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培育形成涵盖萝卜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核心价值链,持续叫响“天申堂好萝卜”品牌,让农文旅产业发展惠及更多群众。截至目前,建成天申堂萝卜展览馆1个,“天申堂好萝卜”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龙箐梁子森林疗愈旅居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为全镇农文旅产业整体发展夯实了基础;年内沙桥镇计划萝卜种植5万亩,据测算,产值将突破3.5亿元,群众收入将大幅提升。

非遗产业破茧焕新。深入挖掘非遗产业彝绣蕴含的文化、经济、民生三重价值,全面摸清绣娘底数,鼓励群众自主创办经营实体,大力推介有技艺的绣娘到经营实体上班,把零散的民间刺绣凝聚成为全镇的致富产业,依托全州彝绣新政,精心做足“指尖经济”文章,走出了一条非遗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路径。截至目前,全镇共有绣娘210人,创办经营主体5个、集中从业人员50人,彝绣从业者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有力地增加了从业群众的经济收入。

古遗文化让“诗”与“远方”浑然一体。深入挖掘老滇缅公路、天申堂古驿道、沙桥南泉寺、大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历史,从承载民族气节的滇缅公路,‌到促进民族经济融合、文化交流、边疆稳定的天申堂古驿道,再到承载着500多年文化历史的地标建筑沙桥南泉寺,以及承载民族精神大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置身其中,仿佛开启了穿越时空之旅。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500余人次,沙桥古遗文化越来越让外人所熟知。

“红韵沙桥”故事薪火相传。以军旅文化、红色文化相结合,推出“红色文化旅游路线”,从退役军人服务站、武装部、红军长征过沙桥陈列馆开始,到沙桥镇党史党性淬炼中心,再到天申堂萝卜展览馆、天申堂古驿道(红军小道),最后到瓦黑井大田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面展现沙桥多元文化。通过开展主题党日、研学活动,激活“红色凤山 乡愁沙桥”红色基因,以抗日战争、红二军团途经沙桥、贺龙的事迹等红色记忆为始,到如今的新农村、新生活,让新时代的党员、军人、青年沉浸式体验“革命理想高于天”,感悟“当今生活来之不易”的历史回响,激发“走好新长征”的使命自觉。截至目前,接待退役军人及党员5000余人次,成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课堂”。

下步,沙桥镇将持续通过深入挖掘农耕和历史文化以及自然风光等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文旅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上一条:传承非遗技艺 助力指尖经济——兔街镇盘金绣培训助力“家门口”就业
下一条:一街乡:走访“面对面” 服务“心连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