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一行赴南华县雨露乡石榴种植基地,正式启动“我在云南有棵树”软籽石榴消费帮扶活动,并举行果树挂牌认养仪式。此次活动由东南大学与雨露乡人民政府联合发起,旨在创新消费帮扶模式,以高校资源赋能乡村发展,探索“创新消费帮扶、丰富旅游业态、促进农民增收”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创新消费帮扶,建立稳定增收渠道。活动依托雨露乡350余亩优质石榴园,面向东南大学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推出石榴树专属认养服务。认养人支付认养费(1年300元、2年550元、3年800元),即可获得一棵石榴树的专属编号及认养权。认养期内,认养人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果树生长状况,并在每年果实成熟期获赠20-40kg软籽石榴包邮到家。此模式将传统的农产品一次性消费升级为有温度、有连接的持续性帮扶,一方面,为果农提前锁定销售渠道、保障稳定收益,建立助农增收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云认养”体验,深化城乡情感联结,使消费帮扶更具参与感和获得感。

强化生态效益,提升乡村环境质量。石榴树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活动收益将设立专项资金,定向用于雨露乡石榴种植园的生态化、标准化升级、规模扩大,包括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完善水利灌溉设施、加强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通过规模化、科学化的石榴种植,有效促进荒坡荒地绿化,增强水土保持能力,石榴园基础设施与环境的持续改善,不仅构筑起可持续的生态屏障,也成为展示雨露乡生态宜居新貌的窗口,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延伸旅游价值,激活乡村多元产业。依托“风华雨露”国家AAA旅游景区的独特资源禀赋,雨露乡精心设计了“线上认养+线下体验”的互动模式,认养人可亲临雨露乡探访果树,参与石榴开花、坐果、丰收等农事体验活动,同时串联景区自然风光、白族文化风情与特色旅居资源,同步策划推出“石榴花开游雨露”“金秋石榴采摘节”等主题旅游线路,巧妙将“粉丝流量”转化为乡村旅游消费增量。此举将有效吸引认养人及其亲友团成为雨露乡的游客,显著提升乡村旅游热度,带动民宿、餐饮、农特产品销售等关联产业增收,实现“一棵树”撬动“多业兴”的综合效益。

“我在云南有棵树”石榴树认养活动,是雨露乡与东南大学深化校地合作、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它成功地将一棵棵石榴树转化为连接城乡的纽带,为探索消费帮扶升级与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雨露经验”。下一步,雨露乡将持续优化活动机制,扩大覆盖范围,深化农文旅融合,让更多的“爱心树”在雨露的沃土上生根结果,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