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湖位于南华县城西19公里的沙桥镇,因地处凤山北麓,势若飞凤,得名“凤山”,湖居凤山下,得名 “凤山湖”。湖面海拔1909m,径流面积216.8m2, ,水面面积2.83km2,储水量2082.6m3,是龙川江上游的重要源头活水。
凤山湖群山环抱,古刹幽深,风光秀美。凤山周边山脉纵横交错,高低错落,连绵数十里,顺着山势流入湖内的大小河流达11条,水量充沛,是金沙江水系龙川江的发源地。凤山湖南麓的南泉寺始建于明代,历史悠久,钟声绕梁,香火鼎盛,四周皆是参天古树,是周末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湖畔属于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湖面落霞群山倒影、古刹辉印,待到夏秋季节,湖水往下退去,露出碧绿的高山草甸,牛羊成群,是理想的露营地。
沙桥镇道路纵横,商旅通达。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川入滇,出缅甸、抵印度的古西南丝绸之道穿境而过,后来沙桥一直是历代王朝通往滇西咽喉要塞,茶马古道的重要结点,有“八郡通衢”之美誉,千百年来发展出了独特的驿站文化。抗战时期滇缅公路修通后,刺激了沙桥商业和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新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扩宽后的老320国道,广大高速铁路横贯东西,南景公路、弥金公路纵穿南北,境内交通网络交错纵横,沙桥镇区成了辐射周边的重要物流集散地,社会经济事业蓬勃发展。
沙桥美食味美可口,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高原特色物阜民丰。“沙桥三绝”在滇西高原声名远扬,黄岑岑的油炸豆腐、鲜嫩嫩的沙桥酸菜鱼、肥里夹瘦的千张肉,南来北往的宾客尝过后都赞不绝口,镇区餐馆里“回头客”络绎不绝。各族人民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松花会、火教会(朝凤会)”、观音会、火把节等传统节日人潮涌动,穿越了千年历史风云,农耕文化、驿馆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升华,酿造了今天沙桥独具魅力的风土人情和灿烂文化遗产。合理的利用好高原立体气候,沙桥立足于农业产业打造出了“三区三带”,创造出了各具特色农业产业,极大地带动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打造美丽新农村,按照《南华县沙桥(商贸型)特色小镇总体规划(2011~2025年)》具体规划,以凤山湖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民族文化和美食文化为载体,沙桥镇正精心打造“水上娱乐、水陆露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民俗体验、探险探奇、婚纱摄影基地、养生度假”等产品体系为一体的高品位休闲旅游度假景区。
真诚欢迎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各位旅客们一起携手创造美丽的凤山湖假景区,一起揭开醉美凤山湖的完美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