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南华雨露乡“加减乘除”用活党员教育培训资源


日期:2020年11月20日   作者:吕忠洋、周平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近年来,南华县雨露乡围绕切实发挥乡镇党校在农村干部教育、农村党员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目标,聚焦党员教育新模式,采取“党校+实训基地”方式,“加减乘除”用活党员群众教育培训资源,让“党员群众‘点菜’、党组织‘配菜’、乡党校‘上菜’”,有效解决了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高、培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推进乡镇党校实体化和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化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用活“加法”,理论实操紧密结合。该乡坚持理论知识+实训操作两手抓。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及党的规章制度条例作为必修课程,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在教学安排中所占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同时,把理论教育与创新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以4个实训基地为支撑,采取案例式教学、现场体验、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国史、革命传统、法治思维、反腐倡廉、农村实用技术等课程学习培训融为一体,进一步丰富和优化课程菜单。目前,乡党校共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党员540人次,4个党员实训基地举办培训2期,培训党员群众510人次。

用活“减法”,因人施教扎实高效。在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内容上苦下功夫,减少不必要程序,减少形式过场,大力精简提炼培训内容。把党性教育做为主题教育的灵魂,统领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教学重点,紧扣上级党委重大发展战略,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为农村党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和培训方案。以党员学习需求为导向,把“我要讲什么”的模式转变为“要我讲什么”的明确需求。在开展教育培训前,广泛征求参训学员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参训学员类型和需求,结合重点工作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认真筛选梳理,列出培训计划,提高培训形式与培训内容的匹配度,使党员教育培训内容真正入心入脑。坚持培训时间与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避开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和农忙时间节点,充分利用节假日农民工返乡、农闲时节开展学习教育,在保障总学时的基础上合理调配日程,确保学习与工作、生产“两不误”。

用活“乘法”,配强师资培强阵地。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目标要求,打造培训阵地,选强师资队伍,实现双倍增效。以乡党校为主体,实训基地为载体,以创建“全县党员教育培训示范点”为目标,按照“党建+”的思维模式,着力打造“党校教育中心、党建文化广场、党员实训基地”的三层构架体系,集中突出党校+实训基地“实训”“教育”“展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通过实施“一个乡党校”,“二个教育广场”,“三个展示展室”,“四个实训基地”的“1234”工程,以集中教学与基地教学相结合,实物影像展示与体验式学习相结合,全方位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发挥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党性教育资源和先进示范资源,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从县级党校教师、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农村党员致富先锋、种植养殖技术能手、民间技人、“土专家”、“田秀才”以及经验丰富的村组干部中推选建立师资库,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

用活“除法”,提振党员精神风貌。将党校“触角”延伸到基层党员身边,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打开全乡党员教育工作的新局面。通过引导党员不断学习、自我革新、自我升华,进一步去除“思想污垢”,锤炼党性修养,在持续深入学习实践中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提升基层党员素质和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实现了“教师请起来、基地活起来、党员学起来、党性强起来”。

该乡党校+实训基地通过积极拓展外延功能,传授实用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激活乡村各项产业资源活力,发掘本土技术能力,党员带头先学,通过“传帮带”,激活乡村群众内生动力,让农村党员得到更系统、更全面的教育培训,为全乡基层党建与经济建设有机融合搭建平台,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工作顺利开展,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实现1+1>2的党员群众教育培训目标。

上一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常务副主席王仲民一行到雨露中心学校考察调研
下一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察调研组到龙川镇考察调研产业发展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