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街镇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聚焦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巩固脱贫成果中的关键作用,以提升就业扶贫组织化为重点,坚持“四个依托四个提升”,不断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夯实就业基础,全面提升就业扶贫成效,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成效显著。

依托政策优势提升兜底保障组织化。用好用活省、州、县各级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使其资金效益发挥最大化。大力开发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卫生保洁、生态护林员等农村公益性岗位,让贫困劳动者由“选择性”就业向“托底化”就业转变。2018年以来共为全镇建档立卡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非卡户风险户提供乡村公共服务岗位2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35个、生态护林员岗位76个、天保护林员岗位36个,人均每月增收500--800元,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依托资源禀赋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化。结合全镇劳动力特点及实际,积极争取县人社局、群团组织、农业、林业、水务等部门培训资源,扎实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引导性培训,不断提高群众就业技能。2020年,在老厂、石板河村开展技能培训90人次,在咪黑们、中村、华双3个村组织开展引导性培训190人次。

依托定点帮扶提升外出务工组织化。积极争取定点帮扶单位上海国际机场就业岗位倾斜,先后组织51人到上海国际机场外出务工,人均每月增加务工收入5500元。依托浙江、广州、上海等劳务公司、人力资源机构、劳务经纪人,构建镇、村劳务输出对接协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内外互通、高效便捷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途径,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镇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796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转移就业436人。

依托党建引领提升本地就业组织化。采取“党组织+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基地+就业”发展模式,大力开发和新建就业扶贫车间、村集体经济项目点,就近就便提供就业岗位。2020年新建咪黑们村鑫意商贸就业扶贫车间1个,增加就业岗位28个;积极争取资金扩大老厂村德国小米葱基地建设规模,增加就业岗位68个,群众每月人均增收1600元;新建石板河村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提供铺面8间,努力为群众搭建本地就业平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实现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