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让同学们了解和认知非遗文化,树立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意识,营造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校园氛围。2023年秋季学期刚开学,马街初级中学结合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跺脚”引入校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让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绽放异彩。

非遗传承活动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在3名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老师们激情高昂,学生们心潮澎湃,课后服务活动如火如荼!

马街人说,会说话,就会唱歌;
马街人说,会走路,就会跳脚。

“三跺脚”丰富校园活动内容,更让彝家人“三跺脚”在马街青少年心中烙下印记,是乡情,亦是乡愁。愉悦学生的心情,锻炼师生的身体,增强大家的体质。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既是对非遗“三跺脚”的传承,更是将非遗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跺脚”集歌、舞、乐为一体,欢乐有力,热情奔放,马街初级中学积极推广、传承,将成为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新亮点,同时在青少年心田根植了民族团结意识,有效推进了初级中学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