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南华县统计局
索  引  号:nhxtjj-/2014-0321005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关:南华县统计局 著录日期:2022年12月13日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生效日期:2022年12月13日

南华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华县统计局

2014年3月

2013年是十六届县人民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稳中求进总基调,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全力打好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363731万元(现价,计算速度用可比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930万元,同比增长7.4%,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4901万元,同比增长18.6%,拉动经济增长 6.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89338万元,同比增长19.4%,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1.1%,拉动经济增长 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0900万元,同比增长11.2%,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50%和31%,分别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下降1.2个百分点和上升1.7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5.9:30.9:33.2调整为35.2:31.6:33.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全社会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GDP)25726元/人,比上年增长27.2%。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143元,比上年增长12.0%。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086元(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折合2474美元),比上年增长13.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9160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4%。在八类居民消费品价格变化中,食品类上涨6.1%(粮食价格上涨3.3%);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4%;衣着类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8%;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居住类上涨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141388人,比上年减少10.3%,其中:单位从业人员13781人,比上年增长11.8%;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6276人,比上年增长11.2%;农村从业人员111331人,比上年减少14.7%。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的19089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17.1%,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5658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实交各种税金6881万元,比上年减少24.3%。

年末有个体工商户6552户,比上年增加849户,从业人员8441人,比上年增长11.3%,注册资金23202万元,比上年增长23.8%;私营企业497户,比上年增加114户,从业人员16476人,比上年增长9.7%,注册资金130841万元,比上年增长42.1%。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0127万元(现价,计算速度用可比价,下同),比上年增加24399万元,增长7.7%。其中:农业产值113852万元,同比增长4.8%;林业产值22220万元,同比增长16.1%;牧业产值91940万元,同比增长9.4%;渔业产值2115万元,同比增长10.3%。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67576亩,比上年增加15158亩,增长4.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6927亩,比上年增加21596亩,增长11.7%,其中:烤烟种植面积93967亩,比上年增加1962亩,增长2.1%;油料种植面积36181亩,比上年增加7709亩,增长27.1%。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64∶36,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总产量117168吨,比上年增加2568吨,增长2.2%,其中:夏粮31227吨,减少7.6%。

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17168

2.2

油料

4346

8.5

烤烟

12243

-9.8

茶叶

351

66.7

园林水果

5678

15.9

核桃

4773

14.1

肉类(含家禽)

35160

2.9

其中:猪肉产量

24950

2.2

禽蛋产量

1022

14.8

主要林产品采集量核桃4773吨,比上年增长14.1%, 板栗65吨,比上年增长1.6%。全年共采集各种野生食用菌 2486吨,比上年增加247吨,增长11.0%,其中:松茸99吨,减少2.0%;牛肝菌972吨,增长11.2%;其他野生菌 1281吨,增长1.3%。

年内猪出栏数286791头,比上年减少2.5%;牛出栏数35722头,比上年增长2.4%;羊出栏数64002只,比上年增长3.3%。全年肉类总产量35160吨,比上年增加772吨,增长2.9%,其中:猪牛羊肉30820吨,增长2.3%。禽蛋产量1022吨,增长14.8%。水产品产量1430吨,增长8.3%。

2013年末牲畜存栏数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大牲畜

89461

5.9

77473

5.6

4720

11.1

7178

5.5

生 猪

232733

10.8

山绵羊

88028

6.9

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004万瓦特,比上年增长5.6%。年内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22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8.5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35千公顷,水利化程度达59.8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6957吨,增长5.7%;农药施用量340吨,增长1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2597.1万元,比上年增加70928.6万元,增长35.2%(现价计算),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706.5万元,比上年增加13970.1万元,增长22.1%(可比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9911.4万元,比上年增长62.1%;实现利润21379.4万元,比上年增长73.7%;上缴增值税8528.9万元,比上年增长38.7%。

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啤酒

千升

139261

3.3

原煤

万吨

64.5757

-10.7

其中:无烟煤

万吨

16.7013

-20.5

锌锭

2741

-0.6

松香

29605

9.7

机制红砖

万块

7598

125.2

自来水

万吨

156

1.9

供电量

万千瓦时

11522.08

13.1

6家资质建筑业共完成总产值88388.6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563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实现工程结算主营业务收入47872.8万元,实现利润总额 5031.9万元,上缴税金及附加2009.3万元。按总产值计算的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67685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5025万元,比上年增加92917万元,增长41.8%,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84953万元,增长73.9%;房地产开发投资30072万元,减少48.4%。商品房销售面积57533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2.1%。

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89项,续建项目35项,实际建成投产67项。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44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0%。按地域划分,城镇零售额47523.5万元,增长59.5%;农村零售额76923.6万元,减少3.1%。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29595.8万元,减少8.2%;零售业零售额75042万元,增长26.0%;住宿业零售额2686.5万元,增长21.8%;餐饮业零售额17122.8万元,增长12.7%。按经济成分划分,公有经济零售额9212.7万元,减少3.1%;非公有经济零售额115234.4万元,增长15.6%。

年出口交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3家,全年出口交货值3547万元,比上年减少1814万元,减少33.8%。

全年签约合作项目15个,招商引资州外实际到位资金251112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76756万元,比上年增长259%。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704.148公里。年末拥有各种载货车辆5768辆,其中:汽车2778辆、拖拉机2990辆;各种载客车辆236辆,其中:班线客车94辆、出租车116辆、公共交通车26辆。全年完成客运量131.72万人,客运周转量6874.37万人公里;货运量291.62万吨,货运周转量37747.98万吨公里。

全年邮政营业总收入完成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全年电信业务营业总收入完成9731.07万元(含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铁通等公司),比上年增加1567.42万元,增长19.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485部,移动电话用户138835部。全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总数达15.03万部,电话普及率62.34部/百人。全年报刊期发数13.91万份,报刊累计投发数208.83万份,办理函件18.02万件。

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7.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1882.83万元。“咪依噜风情谷”接待旅游者44.19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802.75万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44346万元,比上年增收6266万元,增长16.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100万元,比上年增收7171万元,增长28.8%;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7165万元,比上年增支9857万元,增长7.7%。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38088万元,比年初增长22.8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3357万元,比年初增长20.5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37490万元,比年初增长14.08%。

年末县内5家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8692.3万元,比上年增加507.6万元,增长6.2%;赔款及给付支出3283.6万元,比上年增加958.7万元,增长41.2%。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4506.8万元,比上年增长4.7%;赔款及给付支出868.1万元,增长193.3%。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185.5万元,增长7.9%;赔款及给付支出2415.5万元,增长19.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34所,幼儿园1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有教职工2132人,其中:专任教师1949人。在校学生(不含幼儿园,下同)31859人,当年招生7769人,当年毕业生8199人。小学适龄儿童少年毛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99.98%和111.54%和85%。

各类学校情况

学校类别

学校(所)

专任教师(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人)

毕业生(人)

高级中学

1

170

1077

3027

780

初级中学

13

583

3627

9624

3326

职业高中

1

45

502

798

345

普通小学

134

1071

2563

18410

3747

幼儿园

14

80

3180

4207

2939

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共组织申报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科技厅项目9项、州科技局项目14项,获得省科技厅立项6项。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1.4 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年末藏书4.67万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乡镇文化站所(室)137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3%。年末数字电视用户24368户,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用户12416户。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58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76张(医院床位71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54人,其中:医生324人。传染病发病率145.11/10万人。

全年共组织群众体育运动14场次,参加体育运动人次达18万人次。全年共组织参加州级以上体育运动4场次,参加州级以上体育运动人员124人次,我县体育健儿参加州级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51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18枚、铜牌23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4.05万人,出生率11.30‰,死亡率 6.66 ‰,人口自然增长率4.64‰。

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84128户,比上年增加7023户,年末总人口241110人,比上年末增加1293人,增长0.54%。其中:农业人口185321人,非农业人口55789人;女性人口118620人,男女性别比为103.3(以女性为100计算)。全年出生人口2475人,死亡人口1480人。18岁以下51728人,18-35岁58233人,35-60岁98725人,60岁以上32424人。少数民族人口104130人,占总人口的43.2%,其中:彝族91745人,占总人口的38.1%;白族9327人,占总人口的3.9%;回族2105人,占总人口的0.9%。

年末有在岗职工9680人,比上年增长3.7%,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47057元,比上年增加6136元,增长14.9%。其中:国有单位48415元,比上年增加7864元,增长19.4%;城镇集体单位165000元,比上年增加12430元,增长8.1%;其他经济单位39527元,比上年增加4447元,增长12.7%。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43元,比上年增加949元,增长19.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08元,比上年增加946元,增长2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21元,比上年增加3094元,增长16.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12元,比上年减少2160元,下降17.9%。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27平方米,比上年减少 9.6%;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9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数26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00人;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7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6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9%。

全年共组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5230人(国外235人,省外1476人,州外3410人,县外20109人),其中:劳务输出5200人,外出务工20030人,全年共实现劳务收入总额88305万元。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500人,全年收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总额4411万元。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6500人,全年共发放失业保险金91.52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214人,比上年减少0.1%,全年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额3149万元,比上年增加31.9%。全年共有21.0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29%,筹集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7290.99万元,累计补偿资金7859.2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率107.79%。

全县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12.0万人,全年收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总额796.68万元。

年末共有城乡敬老院10所,床位240张,在院收养老人 225人。全年共有4478户、6529人次得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034.92万元;全年共有4395户、14791人次得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848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572万元。全年共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65万元。全年共发放救灾救济物资9万件,救灾救济资金322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1.44万亩;全县有中小型水库78座,总库容6954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1.2%,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620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6%。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73%。全年全县降雨量624.5 毫米,比上年增加4.1毫米,年平均气温15.8 0C,比上年增加0.20C,年日照2611.4小时,比上年减少199.8小时。

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为28.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2起,死亡12人,受伤22人,直接经济损失218.09万元;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33人,比上年增加0.08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3起,死亡7人,受伤22人,直接经济损失3.03万元;工矿商贸企业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199.66万元;火灾事故7起,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15.4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工业、投资、建筑业、商贸、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均为州统计局最终审定数。

2.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12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