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多维度举措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发展,为创新驱动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激励与资金扶持双轮驱动。以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为核心,出台专利申请资助政策,近年来兑现州县专利补助资金16.23万元,申报省知识产权贯标项目1个。通过“真金白银”的扶持,全县专利授权量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南华县新增实用新型专利39件,累计授权量达341件,有效发明专利达25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全州10县市第4位,全县商标注册总量达1138件,核准使用南华松茸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3户,使用南华松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户,为地方品牌化发展奠定基础。
地理标志赋能特色产业。聚焦地方资源优势,推动“楚雄牛肝菌”“南华松茸”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截至2025年,核准3家企业使用“南华松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家企业获省级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补助各5000元。通过标准化生产与品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带动彝绣、农业、工业等领域知识产权运营。
宣传教育与执法整治协同发力。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安全生产宣传周等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组织公安、检察院、法院、农业、林草等部门开展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集中宣传活动,向群众广泛宣传企业文化、专利技术产品、优质地理标志产品和人工智能产品,现场讲授识假辨假知识,讲解申请注册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的事项,以及怎样识别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禁限用农药名录等内容,努力提升群众的知识产权意识。“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期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类宣传手段,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累计制作宣传横幅25条,现场发放知识产权服务手册、知识产权事务办理指南等宣传材料4500余份,辖区各类市场主体运用LED播放宣传用语及相关知识230余条。同步推进“双打”“铁拳”等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办知识产权案件10件,严打商标代理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质押融资破解企业难题。加大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力度,深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政银企对接”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服务活动,定向筛选一批具备一定条件的创新型企业、高价值专利企业,摸底调查排查出恒麟建材、惠强塑料制品、中信塑木、华宝农业科技等8户具备知识产权融资贷款条件的企业开展“一站式”服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补政策宣传。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走访调研,一对一帮助企业分析融资难的堵点痛点,全面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服务、兑现深入开展,搭建“政银企对接”桥梁,促成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320万元,为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真正把企业“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成效显著提高,科技型企业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积极向省州主管部门汇报对接,从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在野生菌交易中心成立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在电子商务产业园成立商标品牌指导站,加大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对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规范使用商标,提高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水平,成立南华县知识产权保护指导站,提供政策咨询、维权援助等一站式服务,构建起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体系,为全县特色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滇公网安备53232402000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