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能稳商、育商,更是吸引一流企业入驻的“口碑”。今年以来,南华县公安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作用,坚持把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积极谋划,扎实开展“党员助企业”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将自己摆进去,争当“局中人”,积极推行出台“驻企警长制”,实行“一企一警”挂点联系,用心用力为企业打造“放心、舒心、安心”的营商环境。
一、用心增进警企联系为企业发展构建放心的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警企包联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坚持实行领导挂点联系、靠前服务,推行“一企一警”制度,将责任细化分解到位,定人员、定措施、定任务、定奖惩,全面开展服务企业发展各项工作,由52名县公安局科级干部对52家重点企业实现挂点联系。二是完善走访联系制度。驻企警长每月到联系企业开展一次走访调研工作,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近距离为企业解决职工纠纷、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困扰难题,与企业一起制定解决问题措施,及时向企业通报涉企刑事、治安,特别是电信诈骗等警情,为辖区企业的安全生产持续创造平安稳定、让企业放心的发展环境。三是构建警企联动平台。通过定期开展“警营开放日”“警企共建”等主题活动,让企业法人和员工走进警营,了解公安工作,支持公安工作,积极构建警企联动、警民互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在企业项目集中、治安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设立驻企警务室,及时掌控治安动态,指导企业做好治安防范。
二、用心拓展服务渠道为企业发展营造舒心的环境
一是精简备案落到位。在认真落实重点任务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中,率先推行为全县范围内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网络芯片备案印章和发放电子印章的服务项目,对符合公章刻制备案要求的新开办企业,通过云南省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刻制企业终端,当场受理公章刻制备案业务,立等可取,实现了企业开办“零成本”的目标。截至目前,共为253家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为企业减少成本共计67045元。二是随到随办落到实。建立企业员工及家属办理户籍业务“随到随办”制度。由驻企警长作为联络员,全天候为企业员工及家属提供“网上办、跨省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户籍业务。并实行企业员工及其家属办理落户证明材料“容缺受理”,企业员工及其家属在办理户籍业务时,提供的主要证明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其它证明材料不完整、存在缺陷或瑕疵的,县公安局可在群众承诺规定时间内补齐完善的情况下先行接件受理,同步开展业务审核审批。三是建立企业上门服务机制。由驻企警长“吹哨”,组织局机关相关警种及派出所对辖区的企业主动上门结合实际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和内保安全指导,指导企业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防范措施。对需要集中办理业务的企业等,实行帮办、代办和预约上门的“一条龙”服务,最大限度让企业感受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公安机关的热心服务。
三、用心深化平安建设为企业发展打造安心的治安环境
一是构建“点面结合、同频共振”的公安服务圈。建立“县局—驻企警长—派出所—社区民警—辖区企业”五级警企微信群,警企通过微信群实时联动,收集企业意见、回应业务咨询、发布警情提醒、开展普法宣传。制定出台《南华县公安局服务企业“十条”措施》,其中对企业提交的维权诉求,立即受理,优先办理;加强涉及企业和企业家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审慎审查涉企刑事立案、查封、扣押财物等执法活动;整合力量,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利益的虚假诉讼,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二是排查梳理化纠纷。由驻企警长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警种深入企业,围绕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劳资社保、移民安置等重点领域,滚动排查各类社会稳定隐患,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信访联席会议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定因素,有效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问题。2022年以来,共排查涉企涉商矛盾纠纷66起,化解66起,化解率100%。三是追赃挽损提效能。以扫黑除恶常态化治理、“利刃”“猎狐”“昆仑”“净网”“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为契机,打出护航“组合拳”,着力打击欺行霸市、垄断市场的黑恶势力和损害民生犯罪,以涉众型经济犯罪、新经济犯罪等专项行动为重点,对打击整治行动定任务、定责任、定奖惩,最大限度地形成了打击整治合力,切实营造安定、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今年以来,共立经济犯罪案件5件,破案4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移送起诉嫌疑人2人。成功侦破一起煤矿生产设备被盗案,为企业挽回损失26万余元,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接下来,南华县公安局将立足工作实际,把“一企一警”做实做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把提升服务效能作为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的重中之重,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