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外出务工交通补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现将南华县外出务工交通补助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一次性交通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云人社发〔2023〕33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落实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措施,经测算,南华县人社局2024年落实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缺口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5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2.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资金投入使用情况
做好外出务工交通补助的宣传、兑付工作,通过分类分组审核、日调度等方式加快推进,至10月20日,全县共审核跨省务工交通补助申报材料3218份,已完成发放2189人218.9万元,完成州级下达任务3189人次的100.9%;收到省内跨州务工交通补助726份,已审核发放622人 31.1万元,完成州级下达任务800人90.8%;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2025年计划兑现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3200人,320万元,计划兑现省内跨州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800人40万元。
2.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及自评分情况
(1)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①兑现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3200人,符合条件的人员应兑尽兑;②兑现省内跨州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800人,符合条件的人员应兑尽兑;完成任务≥90%。自评分25分。
②质量指标:项目资金公告公示率,项目验收合格率≧95%。自评分13分。
③时效指标:任务完成及时性,1年内项目开工率、年内项目按时完工率≥90%。自评分12分。
合计自评分50分。
(2)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1)社会效益: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就业(≧70%);(2)生态效益: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增收(≧75%)。
自评分30分。
合计自评分30分。
(3)满意度指标。受益群众满意度均在90%以上。自评分20分。
合计自评分30分。
该项目绩效目标自评分为100分。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严格按照云财规〔2018〕2号《云南省财政厅、人社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及一卡通资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等文件要求,对补贴资金项目做好补贴申报及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精准识别补贴对象。补贴申报过程严格执行网上公示与线下公示相结合的公开公示制度,提高补贴资金使用知晓率和监督力。强化资金效能监管,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支付到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对象和范围
根据《楚雄州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求做好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2024年跨省务工及省内跨州市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发放工作意见建议的通知》、《中共南华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发放底数核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针对跨省务工且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按照每人不超过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每年享受1次);针对省内跨州(市)务工且稳定就业 6 个月以上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按照每人不超过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每年享受1次)等有关重要文件和要求,按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小组针对申报内容、实施情况、资金支付使用、财务管理、社会效益等做出自我评价,同时认真听取项目村群众建议意见,认真对南华县外出务工交通补助项目绩效进行总结评价,并完成了自评。
(二)评价体系及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决策、管理和绩效三个方面,满分为100分。
一是决策(20分)。主要评价项目申请立项规范性、绩效设定合理性等工作情况。
二是管理(25分)。主要评价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合法性、合规性及完整性、制度执行有效性、质量可控性、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资金使用合规性、财务监控有效性等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三是绩效(55分)。主要评价资金实际使用率、创建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及完成等情况,主要评价通过创建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情况。
(三)绩效评价原则及方法
按照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现场评价与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调查收集资料法、比较法和公众评判法等基本评价方法,从决策、管理和绩效三个方面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详见南华县外出务工交通补助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本次评价对南华县外出务工交通补助项目进行现场评价,项目正在开展工作。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南华县外出务工交通补助项目项目评定结果综合得分为100分。具体评分见下表:
南华县外出务工交通补助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自评分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项目决策(20分) | 项目目标(4分) | 目标内容(4分) | 4 |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 设有目标(1分) |
目标明确(1分) | |||||
目标细化(1分) | |||||
目标量化(1分) | |||||
决策过程(8分) | 决策依据(4分) | 4 |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 |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 |||||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 |||||
决策程序(4分) | 4 |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 符合申报条件(2分)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 ||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 |||||
资金分配(8分) | 分配办法(3分) | 3 |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 |
办法健全、规范(1分) | |||||
因素全面合理(1分) | |||||
分配结果(5分) | 5 |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 符合分配办法(2分) | ||
分配公平合理(3分) | |||||
项目管理(25分) | 资金到位(5分) | 到位率 | 3 |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3分) |
(3分) | |||||
到位 | 2 |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 到位及时(2分) | ||
时效 |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分) | ||||
(2分) |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 ||||
资金 | 资金 | 7 |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 虚列套取扣4-7分 | |
管理 | 使用 | 依据不合规扣2分 | |||
(10分) | (7分) |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 |||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 |||||
超预算扣2-5分 | |||||
财务 | 3 |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 ||
管理 | |||||
(3分) | |||||
组织 | 组织 | 1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1分) | |
实施 | 机构 | ||||
(10分) | (1分) | ||||
项目 | 3 |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 按计划开工(1分)按计划开展(1分)按计划完工(1分) | ||
实施 | |||||
(3分) | |||||
管理 | 6 |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健全(2分) | ||
制度 | 制度执行严格(4分) | ||||
(6分) | |||||
项目绩效(55分) | 产出 | 5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 |
数量 | |||||
项目 | (5分) | ||||
产出 | 产出 | 4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 |
(15分) | 质量 | ||||
(4分) | |||||
产出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 ||
时效 | |||||
(3分) | |||||
产出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 ||
成本 | |||||
(3分) | |||||
经济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项目 | 效益 | ||||
效果 | (8分) | ||||
(40分) | 社会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效益 | |||||
(8分) | |||||
环境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效益 | |||||
(8分) | |||||
可持续影响 | 8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 ||
(8分) |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 ||||
服务 | 8 |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8分) | ||
对象满意度 | |||||
(8分) | |||||
总分 | 100 |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项目在申报、审核程序规范性,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严格成本和环节控制。在项目申报阶段,对项目逐一实地核查,审核通过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目标明确、具体、合理。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结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申报、实施、监督方面的管理规定。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按要求开展项目实施,确保做到专款专用。安排的项目资金由“领导小组”等加强跟踪管理,同时要求检查项目质量,督促项目进度,严把质量与验收标准关,各部门按照项目管理规定进行申报、实施、验收。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绩效指标
1.产出指标。
①兑现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3200人,符合条件的人员应兑尽兑;②兑现省内跨州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800人,符合条件的人员应兑尽兑;完成任务≥90%。
②质量指标:项目资金公告公示率,项目验收合格率≧95%。
③时效指标:任务完成及时性,1年内项目开工率、年内项目按时完工率≥90%。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项目通过各乡镇宣传动员,组织符合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网络申报及村委会动员申报,收益主要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脱贫群众收入。
1.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就业(≧70%);
(2)生态效益: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增收(≧75%)。
(3)满意度指标。受益群众满意度均在90%以上。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严格程序,确保资金效益。项目建设坚持层层审批原则,做到操作程序规范,严格按照上级审批项目建设规模、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工程进度款拨付管理等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并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的相关管理要求执行,严格资金使用范围,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有效杜绝了截留、挪用、滞留、浪费资金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和最大效益的发挥。
南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10月24日
滇公网安备53232402000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