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南华县沙桥镇人工食用菌做得风生水起,记者慕名前往一探究竟。
5月13日,在没有野生菌采摘的空档期,记者走进沙桥镇田心村委会祝家村民小组,亲自体验了采菌子的乐趣。在道路一边的棚里,只见一排排菌棒上长出的惹人欢喜的平菇、金耳,还有地上冒出的一朵朵胖嘟嘟的赤松茸、金松茸。工人在忙碌着采菌子。在道路叧一边,是一排排开始爬藤的绿色荷包豆藤蔓。这就是去年11月进驻南华县沙桥镇田心村委会的楚雄辛巴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工食用菌种植基地。
在基地,记者在基地见到了公司董事长陈孝忠。说起到当地发展的初衷,陈孝忠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有4年的人工食用菌种植经验,以前在昆明发展,后来经过深入调研和比较,发现这里营商环境很给力,不但有许多利好政策,人也热情,而且气候适合种植食用菌。所以,去年11月,我们公司初期投资300多万元,来这里发展了两个基地,一个是祝家村民小组,这里主要种植食用菌和荷包豆,另一个在三河底村委会,主要生产菌棒。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种植的赤松茸、金松茸、平菇、羊肚菌等六七种食用菌很受欢迎,半年多实现产值100多万元。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今年还种植了70亩荷包豆,现已开始爬杆,过久在荷包豆下又可以套种食用菌,让工人一年四季有活干、有收入。”
在发展产业中,沙桥镇党委、镇政府紧紧抓住产业发展“龙头”,引进楚雄辛巴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飞地”打造“1+4”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和产业培植模式,带动14个村委会投入集体资金80万元发展食用菌种植200多亩,力争使食用菌种植成为沙桥镇强村富民的拳头产业。
沙桥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白莉说:“食用菌可以填补没有野生菌的空白期,让人们一年四季可以吃到菌子。客户反馈沙桥镇食用菌品质好,口感接近野生菌,备受青睐,每天销量达3至4吨,食用菌种植也就成为沙桥镇培育的新兴产业。”
引进楚雄辛巴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既能解决技术、投资、市场、销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又能常年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30人至40人就近就业,工人月平均工资2400元至3500元,实现农企共赢目标。基地上一名正在采菌子的工人说:“自从有了这个基地,我们在这里打工,每天有80元至100元收入,种菌采菌这个活很轻松,也可以顾家,真是太好了。”
近年来,南华县牢固树立 “抓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对标先进发达地区,复制和推广创新试点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企业注册、征地等各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进驻。
该县把人工食用菌产业作为壮大“一县一业”产业实力的工作突破口,出台发展人工食用菌种植的扶持政策,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通过复制和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抓住产业发展“龙头”,引进了楚雄辛巴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食用菌种植企业。目前,全县共建立人工食用菌种植基地3020亩,涉及48个村(社区)、14家合作社,惠及农户1620户,可实现产值1.9亿元。(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国涵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