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华县积极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推动疑难信访突出问题妥善化解,信访形势持续向好,有力维护了民利、凝聚了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真正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砍上。
听民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行方便快捷的“掌上信访”,以群众诉求数据信息为支撑,打造网上信访主渠道,引导群众通过人民网留言、书记县长信箱、楚雄治理通APP“人民信访”等多种方式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推动信访工作信息化、精细化,实现基层社会矛盾纠纷“信息跑步、群众受益”的目标,降低群众的信访成本,打通群众信访“最后一公里”。
访民情,抓源头防控减少矛盾上行。认真落实县级领导接访下访制度,将被动等访转变为主动约访,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带“案”下访、批阅群众来信,县级党政领导每月接访和重点时段每日接访,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随时接待群众来访,推行党政领导包案、责任主体主导、人民调解辅助、社会团体参与的信访矛盾化解模式,对疑难信访问题开展联合接访,分类施策、精准用力,推动信访工作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信访问题得到解决,社会矛盾风险由“后置”变为“前置”,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
解民忧,消减信访积案存量。该县在治理重复信访工作中,突出重点,靶向发力,把存量重点人员、突出信访事项全部落实县级领导包案。目前,中联办、省联办交办的12件治重化积件全部化解满意,一些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突出矛盾明显缓解。
释民惑,政策宣讲走“新”更走“心”。该县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把“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开到群众家门口,通过引入律师、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力量汇总研判信访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传宣讲,普法知识宣讲,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将“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彝汉双语宣讲,把“大政策”转化为“小道理”,使理性上访、依法维权、用法治方式化解信访矛盾问题等观念深入人心。同时,该县还积极探索听证会、人民调解、诉前调解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全县信访形势平稳可控,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