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必兰、李屹、周海萍、李华萍、李云琴、李忠武、鲁华平、杨宏兰、杨晓军、周琼代表:
你们在南华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运维费用资金支持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审议,已转为建议交由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南华县聚焦乡镇“两污”治理短板弱项,系统科学规划,坚持项目引领,2023年开始实施总投资1.4374亿元的9个乡镇村镇生活垃圾、8个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乡镇“两污”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于2025年6月底全部竣工并投入试运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距离县城50公里范围内的龙川镇、沙桥镇、雨露乡实现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置,与县城垃圾中转站一同转运至楚雄焚烧发电,跨区域处置生活垃圾;其余距离县城超过50公里的7个乡镇各建垃圾热解站一座,实现生活垃圾镇村一体化处置和就近处理,形成“村转运、镇处理”的镇村一体化垃圾处置机制。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除龙川镇(县城)、沙桥镇(已于2022年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营)外,其余8个乡镇新建集镇污水处理站一座,实现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二、项目和资金争取情况。南华县发展和改革局立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解决“两污”建设和运维资金,但目前各级的项目和资金的支持方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暂无项目运维资金方面的支持。
三、出台政策文件情况。为确保我县集镇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充分发挥效益,2018年8月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县发展改革局 县水务局联合印发了《南华县集镇供水试运行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集镇供水水价的收费标准,供水价格含污水处理费0.7元/方;2021年3月,县发展改革局印发了《关于调整南华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价格的通知》,科学合理调整了县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乡镇垃圾处理收费管理暂未出台正式文件。
四、下步工作计划。当前,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存在运行维护资金不足、村民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传统“政府包揽”模式难以持续,为构建“谁污染、谁付费”的环保责任体系,推动农村污水、垃圾处理长效化、规范化,县发展改革局与各乡镇、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全县的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目前,除龙川、沙桥外其余乡镇因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运时间较短,甚至不足半年,因此暂不具备合法性、合理性、相关性原则的收费机制的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升,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已成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为解决“两污”运维资金的问题,计划在“两污”处理具备成本核算的条件下(一般情况下要具有一年以上的会计资料)从2026年开始对“两污”收费工作进行改革,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收费改革坚持积极稳妥、试点先行、供排一体的原则进行(综合考虑近年来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垃圾处理情况、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两污”治理收费改革试点乡镇为沙桥镇),2026年6月起,在开展成本测算的基础上确定试点乡镇政府所在地“两污”处理费征收标准,原则上达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水平,同时按照乡镇主管、行业监管、协会参与,共管共享的原则对集镇外的“两污”收费实行“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管理;二是2026年12月30日以前,对试点乡镇“两污”收费改革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修改完善改革措施;三是2027年6月30以前对已建成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乡镇全面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健全“两污”处理收费机制合理确定处理收费标准,确保收费能够覆盖处理成本,包括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和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费用;四是建立“两污”处理收费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两污”处理成本变化、生产工艺调整等因素,适时调整收费标准,明确处理费的征收主体和征收方式;五是到2027年12月,“两污”处理成本分担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建立实施,集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达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水平,健全集镇外区域的“两污”收费管理机制。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欢迎你们对我局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南华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