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11532324015173465N-/2021-1021295 公文目录:审计结果公告 发文机关:南华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5年度经济发展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结果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31日

南华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5年度经济发展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结果



 

南华县审计局

审计结果公告

 

 

 

 

NANHUAXIAN SHENJIJU

SHENJI JIEGUO GONGGAO

2017年第 3

(总第171)

 

 

 

 

 

 

南华县审计局办公室

 

 

 

 

 

 

 

 

 

 

 

 

 

 

 

 

 

 

 

 

 

 

 

 

 

 

 

 

 

 

 

 

 

南华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5年度经济发展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结果

2017年第3号(总第171号)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四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和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交办通知要求,南华县审计局自于2016年4月8日至8月31日,对南华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5年度园区经济发展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

一、基本情况

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1.,2008年9月23日,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南华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南政通〔2008〕48号),主任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工业副县长担任,主要负责工业园区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园区管委会为政府派出机构,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为工业园区管委会办事机构,人员由相关单位和乡镇抽调,无人员编制。     2012年10月,园区管委会主任由南华县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局长兼任(正科级)。

2.2008年园区规划面积为10.52平方公里,规划为“一园两片三区”的组团式空间结构,“一园”即南华工业园,“两片”分别是老高坝片区和老红山片区, “三区”分别是老高坝加工制造区、生物产业区和老红山工业发展备用区。《总规》、《可研》于    2008年9月22日通过州级评审;2011年,为了适应工业园区的发展要求,新规划了沙桥片区,面积为15.6平方公里,由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负责南华工业园区沙桥片区《总规》、《可研》的编制工作,并与2011年7月7日通过州级评审,州工信委2011年9月27日正式批复同意组织实施,至此,园区占地规模为26.1平方公里。2012年,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文件要求,围绕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坝区优质耕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切实推进“工业上山”工作思路,结合州工信委审查通过的《南华县“工业上山”工业园区规划调整方案》,认真组织力量,再次对南华工业园区《总规》进行了综合性修改完善,完成了《总规》修编工作,2012年8月30日通过了州工信委组织的评审。通过对《总规》的修编,老高坝片区调出部分水田后,规划区面积由6.1平方公里调整为4.9平方公里,沙桥片区中部平坦区域优质耕地调整出规划区范围后,片区被分割成6个小区,调整后规划区面积仍为15.6平方公里,老红山片区规划为野生菌产业园区。

3. 2012年,南华工业园区被列为未来5年培育的省级园区和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州级园区,老高坝片区被列为省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并取得省工信委“南华县特色轻工业产业基地”备案;2014年,我县主动服务和融入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楚南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切实突出特色,准确定位,以老高坝片区、老红山片区和沙桥片区为载体,围绕“一轴一带三区多组团”规划思路,组织开展园区《总规》修编工作,园区规划面积扩增至63.5km2,“一园三区”规划格局形成。其中:老高坝片区规划面积为29.6km2,主要发展新型轻工产品为主的轻工产业,形成老高坝新型轻工产业区、罗文二三类工业产业区;沙桥片区规划面积为15.6km2,主要布局林产品加工业,形成沙桥林下产业区;老红山片区规划面积为18.3km2,主要依托楚南经济带建设,规划建设中国·南华野生菌产业园区,致力于打造全国野生菌供应链的核心聚集区、全国最大的野生食用菌加工园区、最知名的野生菌交易中心以及在国家间别具特色、东盟地区首屈一指的野生菌主题旅游示范区。2015年,南华工业园区被列为全省“10+50”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

截至2015年末,县工业园区管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1个,设管委会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1名,其余人员从县经信局抽调,现有8人在园区管委会办公,但无人员编制。2015年末园区内有企业43户,就业人数2311人。2015年省州财政投入园区资金630万元,其中: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280万元、州级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350万元;县内整合项目资金投入     1亿多元,举全县之力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年内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15亿元,同比增长86%;完成工业投资9.27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工业总产值48.54亿元,同比增长17.2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42亿元,同比增长26.55%;实现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税金2.45亿元,同比增长31%。

2015年末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基本情况

2015年末园区规模以上企业21户,实现工业总产值    42.7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8.21亿元,实现利润2.8亿元,实现税金1.55亿元,就业人数1320人。

项目资金收支情况

2015年园区各项收入29 742 158.03元,其中:财政拨入专项经费12 630 194.60元、利息收入36 922.71元、上年结转     17 075 040.72元(含专项经费16 487 555.06元、其他经费     513 156.20元、利息收入74 329.46元、2013年车辆经费         3 127.20元);2015年各项支出10 859 219.79元,其中:财政专项支出10 477 007.10元、其他经费支出382 212.69元;2015年年末结余18 882 938.24元,其中:财政专项结余18 640 742.56元、其他结余242 195.68元(含其他经费127 816.31元、利息收入结转111 252.17元、2013年车辆经费3 127.20元)。

审计结果表明,南华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园区经济发展,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园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一系列园区经济发展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有关政策,制定出台了《南华县投资优惠办法》,从税收、土地出让、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加大对入园企业奖励补助扶持力度,强化园区经济发展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通过园区建设,增加了投资,改善了环境,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就业,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

项目资金结余长期挂账1 441 490.49

经审计:截至2016年7月31日,县工业园区管委会2013年以前含2013年度项目资金结余长期挂金额1 441 490.49元。

应缴未缴非税收入111 252.17

经审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项经费户利息收入111 252.17元,未上缴财政。

挤占专项资金439 400.00

经审计,2015年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在专项资金中列支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款439 400.00元。

往来款项长期挂账15 990 296.29

暂付款挂账10 245 954.70

经审计,2015年末,县工业园区管委员“暂付款”借方余额  12 272 614.70元,其中:2014年以前含2014年度发生涉及6笔,金额合计10 245 954.70元。

暂存款挂账5 744 341.59

经审计,2015年末,县工业园区管委员会“暂存款“贷方余额5 744 341.59元,全部属2014年及2014年以前结转。

三、审计处理及建议

南华县审计局已根据审计情况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对于项目资金结余长期挂账的问题,楚财企〔2007〕78号其他资源勘探支出/省级矿产资源开发前期工作经费    584 311.00元作全额收缴县级财政处理,其余资金鉴于已拨付使用尚未列报支出的实际,免于收缴县级财政处理,但责成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对于专项经费利息收入,作全额收缴县级财政处理;对于挤占专项资金,责成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不得再出现类似情况;对于往来款项长期挂账,要求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应切实采取措施进行清理结算,减少挂账。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审计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园区管理机构尽快制定出台加快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园区投入,将园区新增税收部分留给园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切实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应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避免挤占及挪用行为,确保专款专用,发挥专项资金效益。三是加强单位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项目资金和往来款项应及时清理结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收到审计报告后,南华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审计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积极采纳了审计意见建议。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已按审计建议进行了整改完善,涉及收缴资金于2017年1月19日上缴县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