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11532324015173465N-/2023-0518003 公文目录:政府文件 发文机关:南华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华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8日

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华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

《南华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华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楚雄彝族自治州地质灾害防治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方案。

一、2022年我县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2022年我县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2次,无灾险情发生。

二、2023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一)诱发因素预测。根据南华县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气候因素、项目工程建设情况,综合地质灾害的规律、特征和现状,预测2023年地质灾害。

1.地质环境脆弱。云南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结合带,长期的地质挤压作用,造成了南华山高坡陡、沟谷纵横、断裂密布;地质条件不利,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基本地质条件没有改变。

2.极端异常天气时有发生。我县旱、雨季分明,雨季局地暴雨发生频繁,台风、暴雨等极端异常天气时有发生,地段性高强度降雨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地震活动的影响。南华县近几年受周边州县地震影响,有地震诱发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因素存在。

4.工程建设增多对地质环境的扰动更加强烈。目前全县基础设施“五网”建设、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特别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矿山开发等经济生产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工程活动区域地形改造强烈,植被破坏较严重,地质灾害活动趋势增高的可能性大。山区、半山区村民建房存在选址不当、排水设施不完善、对边坡开挖与加载不合理等问题,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总体来说,2023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较严峻,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应特别警惕汛期强降雨、地震、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质灾害。

(二)2023年天气情况和趋势预测。2023年1至4月,全县降雨量较常年相比特少,春季干旱严重。预计主汛期降水正常至偏多;秋季降水正常至偏少。全县雨季开始期接近常年,于5月下旬开始,雨季开始前干旱严重,主汛期降水正常至偏多,秋季降水正常至偏少,雨季约在10月中旬结束,雨季结束期接近常年。其中:5月降水正常至偏少,雨季开始期接近常年,全县降水正常至偏少;主汛期6至8月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至偏多,分布不均;秋季9至11月降水正常至偏少。鉴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今年我县极端天气频发,预计后期出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风险较大,局地强对流天气易发多发,由于短时强降水分布不均,引发局地洪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重点加强防范入汛后单点性强降水和极端天气可能引发的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三)重点防范区预测。沟边、沟口处的集镇、学校、医院、村庄、集市、厂矿、旅游区、在建工程临时营地等人口聚集区;公路铁路沿线、河流两岸等边坡、各种矿山、岸坡易失稳断道、堵河,形成区域性重大负面影响的区域;其他重要建设项目、重要地质灾害体等。

三、2023年地质灾害需要重点防范区域

根据排查、核查成果,全县列入监测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9个,按照灾害类型划分:滑坡64个,崩塌2个,泥石流3个;按照灾害规模划分:中型10个,小型59个。全县10个乡镇均有分布,地质灾害共威胁957户、4125人12271万元资产的安全,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138人。2023年需要重点防范的区域是:

(一)地质灾害危险程度高的6个乡镇。一街乡、红土坡镇、兔街镇、马街镇、罗武庄乡、五街镇,该区域由于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

(二)3个重点隐患点。一街乡咱租村委会中村滑坡;红土坡镇大德郎村委会大村滑坡;兔街镇嘴子村委会罗武山村滑坡。

(三)礼舍江流域及其主要支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该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加之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

(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区。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南华县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建设(南华段)项目、小箐河水库建设项目、罗武庄光伏发电项目、陆家垭口光伏发电项目、独田箐光伏发电项目、公路四改三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区,及各项在建公路、水库、矿山及尾矿坝等工程建设区域。以上区域人为活动较频繁,地形改造强烈,植被破坏较严重,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

(五)重点防范时段。主汛期:2023年我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确定为5月1日到11月15日。地质灾害发生受降雨影响十分明显,大多发生在汛期。每年汛期降雨时间较长并伴随多次连续大暴雨时,各类地质灾害明显增多,尤其是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灾害,并表现出较强的同发性和滞后性。非主汛期:在无雨期也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以地震及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和滑坡最为典型。

四、重点区域防范措施

(一)人口聚集区。各乡镇要成立相应防灾领导机构,制定防灾预案,落实群测群防措施,选定有责任心、有监测知识的人员负责监测工作,加强地质安全隐患的汛前排查和汛期巡查,确保监测预警预报工作落到实处。

(二)重点采矿区域。各乡镇要注意防范主要采矿区域的地面塌陷、崩裂,应加强排水、充填裂缝等应急措施,加强监测和汛期巡查,完善防灾预案。

(三)重要交通干线及旅游景区。对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安全构成威胁的,要在全面群测群防的基础上,对滑坡采取排水、减载和护坡为主的防治手段;对崩塌危岩采取清除、衬砌和封闭为主的防治手段。制定相应防灾预案,定期检查防灾预案落实情况。

(四)其他重要建设项目、重点地质灾害体等。应做好防灾预案,落实专人观测,做好群测群防工作。

五、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措施建议

(一)认清地质灾害防治的严峻形势。各乡镇,县级有关单位要逐级压实防灾减灾责任,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群防群治”的原则,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防灾措施,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坚持属地为主、分级负责,根据事权明确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切实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继续实施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挂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度和县级领导小组重点成员单位对乡镇包片负责地质灾害工作;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隐患,要明确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坚持“人防+技防”专群结合,积极推进专业监测,全面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地质、地震、气象、山洪灾害防治,健全和完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三)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群测群防责任体系,明确各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职能职责;健全完善并落实好群测群防各项制度、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排查、巡查和动态监控,突出做好主动避让;广泛深入开展群测群防业务培训,切实落实补助资金,努力形成“协同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以农村、基层为重点,科学制定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普及工作,不断提高全民识灾、防灾、减灾、避灾的能力与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作用,建立与媒体的沟通协调、良性互动工作机制,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及时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舆论环境。

(四)不断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1.根据地质灾害动态巡查情况,科学制订和完善每个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响应方式、组织指挥、撤离路线,安置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相互衔接、重点突出的预案体系,对灾害预警、临灾避险、群众安置等工作作出系统安排,有效提升灾害应急管理水平。

2.全面开展应急演练,对经排查巡查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所有隐患点应至少组织1次应急演练,每年县级演练不少于1次,每个乡镇组织开展演练不少于2次,使受威胁的群众熟悉预先确定的预警信号、逃生路线、急救知识、避险场所,及时发现并弥补应急预案中的不足。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做好夜间、降雨条件下的演练。

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群测群防措施,严格执行预警预报机制,落实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一要加强对矿山采空区、在建工程,特别是公路以及易发生滑坡区域、低洼地带、电力、水利、通讯设施等地质灾害易发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监测、值守、巡查、监控、防护,做好群众安全转移等各项防范工作。一旦出现险情预警,要立即组织群众转移,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撤离群众,并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达到村组、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二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值守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通讯工具要保持24小时开机,确保信息畅通,主汛期内,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本行政区域。三要严格信息报送,特别是对重大突发性灾害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迅速上报。一时无法查明情况的,要做好跟踪续报工作,绝不能出现迟报、漏报、更不能出现乱报甚至瞒报等情况。四要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力量,借助驻县联乡技术指导站为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提供技术支撑。五要加强地质灾害防预管理。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和监测责任人的管理,确保人员到岗、责任到位。按照谁引发、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在建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依法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工作,积极预防因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加强农村建房管理,指导科学选址,避免地质灾害危害。

4.继续开展临灾避险及应急处置工作,要对重点隐患点、出现临灾征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排查,及时采取“投亲靠友、帐篷转移、工棚躲避”等应急处置措施,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转移到安全的避灾场所,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撤离群众。

(五)努力做好地质灾害分类治理工作。积极主动争取更多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避让搬迁项目,努力减少地质灾害威胁。一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论证、分批实施的原则,筛选、排序、分类建立项目库,认真编制年度实施计划。二要组织做好搬迁避让工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搬迁避让的重要性,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安置工作的协调和统筹,确保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的实施。三要认真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保证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项目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误工补助及时足额发放。

(六)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要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实地暗访等多种方式,加大督查检查力度,注重督查实效。要深入乡、村、农户和灾害隐患点,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效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敢督、细查、真办,对工作不实、措施不力、玩忽职守造成地质灾害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七)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一旦遇到特殊天气,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不同方式,向乡镇人民政府责任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发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八)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与风险评价。通过运用“空—天—地”一体化方法,深化地质灾害形成机理、规律认识和早期识别,掌握风险隐患底数,提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措施建议,为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工作提供重要基础依据。

 

文字解读:《南华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图解:《南华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