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以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为抓手,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企业座谈,到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走访,了解项目招标进展情况,倾听对招标投标工作各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项目招标投标中的迫切问题,通过提供政策咨询和问题解答,使业主单位知晓招标每一步环节。采用的招标投标“五单”闭环运行机制,提速了项目招标工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招标代理按需“点单”。一是严格执行招标人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政策要求,自行确定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的方式,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二是招标人可以到市场选取代理机构,也可到交易中心咨询,交易中心通过线上查询和线下登记情况,把到县交易中心开展过代理服务机构名册提供给招标人按需选取。三是通过选取最优的代理机构,帮助招标人编制准确性和完整性较高的招标文件,提高项目交易成功率。今年以来南华县未出现因招标文件原因导致流标、废标的情况。
招标人精准“订单”。强化招标人主体地位,保障政府投资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完工,实现利益最大化。一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总指挥部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工作统筹协调,下设25个专班对重大项目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实现整体突破。二是对一般进场交易项目,由招标单位明确具体业务人员和责任股室,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参与审核把关,加速项目进场登记、公告发布、开评标场地预约、评标专家抽取等各项工作进程。三是通过压实责任,解决了招标人委托给代理机构后就不主动参与项目招标投标各个环节、代理机构绕开相关法律法规、逃避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的问题。
行政监管依法“验单”。行政监督部门履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行业监管职责,明确监管人员,责任股室,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三级审核把关。一是对进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审核,审核项目是否具备招标条件、是否未批先建、是否存在先建后招等情况。二是对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排除设置限制市场准入、影响公平公正的隐性壁垒。三是对发现、转办、移交的线索问题和投诉依法进行处理,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2024年以来,南华县共依法查处两家标书之间硬件信息相同公司,对法定代表人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38572元。
交易中心用心“接单”。按照项目审批,核准部门确定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接收项目进场。一是对于特殊项目,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由项目业主申请,在明确行政监督部门及监督职责后,经县发改局审核同意后方可进场交易。二是督促招标人办理CA证书,严格信息核验,采用A+B+C审核制度,A初审、B复审、C主任终审,确保网上发布的信息及时、规范、准确;严格落实投标保证金减免政策,实行投标保证金0.2个工作日退还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有序推进在法定时限内完成在线发放中标通知书和在线签订合同。三是开展公平竞争审查,配合做好资格预审、招标文件等核验工作,从源头上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隐性壁垒,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招标投标活动。四是加强场内管理,改造监控系统,对封闭评标区实现全方位、无死角智能化数字化监督。进一步优化服务方式,开展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对履职不到位的人员开展提醒谈话、约谈、轮岗等,用铁的纪律保障项目服务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
县级分管领导按实效“评单”。分管项目实施单位的县级领导对整个项目亲自抓、负总责,招标单位和行政监管部门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一是对异议回复、投诉查处不及时,不按时在线发布中标通知书和签订在线合同的,由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对招标单位和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交易中心主任告知招标单位分管领导,县政务服务局主要领导与招标单位主要领导沟通,最后由县政府办公室进行通知,限时完成工作任务。二是与“大比拼”考核挂钩,县交易中心如实记录进场交易相关违纪行为,在年终考核中给予扣分。三是结合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进行追责问责。
“五单”闭环运行机制,促进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有序发展。2024年1至6月,南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项目交易27个,实现交易总额977119.2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20个、土地挂牌5个、产权交易2个。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全省“三随机”大循环客场服务项目165个。4月实现中标通知书在线发送和合同网签,在线发送中标通知书12个、合同网签8个、EPC项目线下签订合同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