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于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贯彻落实,便于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更好了解掌握《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改革》相关内容,现就《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改革》出台背景、基本原则、改革目标和工作措施等情况说明如下:
一、出台背景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库大坝安全和“十四五”时期解决防汛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压实小型水库管理各方责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强化部门监管;坚持两手发力,实现“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保障工程安全、效益发挥。推广水利工程市场化运作为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管护模式创新,积极推进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小型水库管护体制,不断提高水利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和管理水平,筑牢小型水库安全防线,建立产权明晰,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经费落实的小型水库管理模式,实现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促进南华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和改革目标
基本原则:实施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权责明确、规范高效、运行安全”的原则。
改革目标:全县小型水库基本实现物业化管理、专业化管护。有效缓解水库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巡查管护人员落实不到位等现状问题,提高水库管理标准化水平,最终实现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六化”(管理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管护专业化、工作规范化、管护计量化、管理透明化)目标。
①管理标准化。从水库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②管理信息化。建立县级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监管平台,实现水库运行管理智慧化和信息化。
③管护专业化。组建专业巡查队伍和专职养护队伍,使水库管护人员技术水平从“业余”到“专业”转变、工作从“副业”到“主业”转变、职业从“农民”到“工人”转变。
④工作规范化。制定巡视检查、安全监测、维修养护、运行操作、应急管理等制度,制作符合实际、内容完备、通俗易懂、易于操作的管理手册和操作手册,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
⑤管护计量化。通过手机 APP检查巡查人员工作情况,据实支付巡查费用;科学合理编制维修养护工作计划和单价表,计量或计件支付维修养护工作报酬。运用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出工不出力问题,鼓励多劳多得。
⑥管理透明化。遵循“信息透明,随时监管”原则,公开物业化管理过程,采用手机APP及时将工作情况上报监管平台,运用“互联网+监管”服务窗口,构建监管机构与服务企业互相监督、双向透明的合作模式。
三、工作措施
1.积极培育管护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权责一致、重点突出、因地制宜、安全高效原则。
2.强化改革经费保障。充分利用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和省级一般债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补助资金,优先用于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改革工作。同时积极争取省级涉农统筹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以及市县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用于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
3.规范市场主体管理。加强小型水库物业化管护服务行为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强化合同履约管理,及时纠正服务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用好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管理。
4.严格监督考核。加大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改革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工作滞后的地区,采取通报、约谈、现场督导等方式,切实推动目标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