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nhx-/2023-1027069 公文目录:专项规划 发文机关:南华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华县中彝医药三年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08日

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华县中彝医药三年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南华县基层中彝医药三年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7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华县中彝医药三年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2021—2023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楚雄州中彝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健康南华2030”规划纲要》精神,在《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华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南政办通〔2016〕24号)、《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文件的通知》(楚政办通〔2016〕63号)、《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华县基层中彝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南政办通〔2017〕20号)和《南华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印发〈南华县中彝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基础上,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推动均衡、合理、科学配置和布局医疗资源,进一步发挥中彝医药在健康保健中的作用,促进各级各类中彝医药医疗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共享,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和促进民族医药传承发展,制定本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关于中医药工作的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优势互补方针,充分遵循中彝医药发展规律,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统领,以巩固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为目标,以提升基层服务水平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彝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的作用,统筹推进中彝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为服务“健康南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原则;坚持发挥中彝医药“简便验廉”优势,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原则;坚持中彝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彝医药成果惠及人民,

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享有中彝医药服务的权益原则。

(三)发展目标:实施基层中彝医药提质达标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成果,到2023年,县人民医院达到《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南》标准,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彝医师占比达25%以上,乡村两级中彝医药处方占比达50%以上。县中医医院实施“智慧中彝医药健康服务”等信息化工程,共建医共体、医联体;县中彝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县人民医院中彝医床位数占医院开放床位总数的10%以上,县妇幼保健院中彝医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的5%以上。培养10名以上中彝医学术带头人,县中(彝)医医院培养业务骨干10名;全县建立3个以上各级专家工作站;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出州县乡“彝乡名医”20名,遴选认定彝医医师50名,培养10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优化中彝医药人才队伍结构。争取建立1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2个州级重点专科,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彝医学区域诊疗分中心,建立中彝西医临床协同协作长效工作机制,巩固完善“两馆四中心一科一室建设”,提升“双百九五”工程的内涵建设,持续实施基层中彝医药服务能力“1155”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中彝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较好地满足全县人民群众对中彝医药服务的就医需求,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彝医药服务。营造浓厚中彝医药文化氛围,中彝医药健康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拓宽中彝医药服务领域,助推产业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政策支持,切实提高基层中彝医药服务能力。一是完善政策引领和支撑,制定中共南华县委 南华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二是巩固完善“两馆三中心一科一室建设”(县人民医院加强中彝医科建设,至少设置两间以上门诊诊室、住院部有康复理疗室、中彝医科住院床位在本院开放床位的10%以上、院内开展中彝西医协同治疗;县中彝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彝医名医馆效应、治未病中心和康复中心作用;县妇幼保健院充分彰显中彝医妇幼保健康复中心的特色优势;村卫生室设置标识明显的中彝医诊室)。三是巩固提升“双百九五”工程的内涵建设(100%的乡镇卫生院和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彝医馆均设有标准的诊室、药房、理疗室、煎药室;95%的村卫生室抓好中彝医药服务水平提升)。四是持续实施基层中彝医药服务能力“1155”人才培训工程(100%的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村医会知100种以上中彝药饮片功效;100%的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村医会背诵100个以上中彝医药汤头歌;100%的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村医会识别50种以上当地常见的中草药;100%的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村医会熟练掌握运用5类以上常用的适宜技术)。

(二)加强中彝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中彝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彝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一是加强中彝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县中彝医医院云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等建设,启动南华县中彝医医院中彝医康复中心建设。全面建成以中彝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彝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中彝医医疗服务网络。二是持续实施基层中彝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巩固提升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和云南省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验收成果,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争取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州作出积极努力。三是建立中彝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加快建立传染病中彝医临床救治体系,提高中彝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

(三)夯实基层中彝医药人才队伍。一是优化中彝医药人才队伍结构,县中彝医医院培养业务骨干10人;争取推荐申报评选州级彝乡名医2名,县级彝乡名医6名,乡级彝乡名医12人,确保每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乡级名医。二是进一步强化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细化对口支援医师的职责、工作目标,通过长期驻点、学习培训、远程会诊等方式有效推进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夯实乡村医生中彝医药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各乡镇卫生院中医医师至少参加州级组织的1个月以上适用技术培训。三是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含彝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达到25%以上,每家基层医疗机构至少有1名本科学历的中医医生和1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医生;至少培养10名中医全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彝医药服务的医生,每个家签团队都能提供中彝医药服务。四是组织参加彝医医师考核认定工作,到2023年认定彝医医师50名。五是开展“名彝医”评选工作和彝医药非遗传承人认定工作。六是建设四个基地(即:全国中医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云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云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七是加强院站合作,发挥刘金才专家工作站、刘春贵专家工作站、李育红专家工作站、张爱梅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任斌彝乡名医工作室等平台作用,加快中彝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依托楚雄州中医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发挥南华县中医医院助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作用,培养一批高水平中彝医药临床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四)打造特色重点专科,提高服务能力。积极争取建立1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2个州级重点专科,建成不少于5个中彝医药特色重点专科(专病),建立中彝西医临床协同协作长效工作机制,推广实施至少20个以上病种中彝医诊疗方案和多种中彝医药技术综合使用的基层中彝医药服务模式。

(五)推进中彝医医院现代管理,拓展中彝医药服务领域。一是实施“智慧中彝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共建共享。二是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依托州级信息化建设平台,搭建“州、县、乡、村”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开展就医引导、诊间结算、检查检验结果推送、异地就医结算等信息化便民服务。三是全面实施中彝医医院绩效考核,加强和完善现代中彝医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四是健全中彝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落实促进中彝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五是发展中彝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多形态养老服务。六是推动中彝医药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融合中彝医疗养、养生康复、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中彝医药健康旅游。

(六)挖掘名老中医经验,扎实推进中彝医药继承。一是加强中彝医药理论方法继承,保护和挖掘中彝医药传统知识。二是推广中彝医临床诊疗、养生保健、康复等技术方法,规范中彝医医疗技术操作。三是加强基层中彝医药人员师承教育。支持基层名老中彝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提炼名老中彝医药专家临床经验,建立资料库,吸引、鼓励名老中彝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基层中彝医药骨干人才。

(七)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持续加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的宣传、学习、贯彻、执行。突出彝医药特色,传承创新发展彝族医药。建立中彝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工作机制,加大对侵犯中彝医药专利、商业秘密、商业标识等权益的打击力度。

(八)发展壮大中彝医药产业。一是加快推进县中彝医医院云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内涵建设。二是积极推介楚雄州中彝药研发制剂中心研发彝医水膏药、彝药阳光雨露茶等彝药产品,在全县各医疗机构优先推广使用楚雄州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支撑彝药产业发展。三是发挥中彝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利用彝医药特色诊疗在肿瘤、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的技术优势,促进中彝医药康养结合。四是推动中彝药种植推广工作,大力发展中彝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建设云南省定制药园1个以上。

(九)进一步加强中彝医药宣传培训。一是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的宣传培训力度。二是继续推进中彝药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六进工程。三是重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彝医药的良好格局。

三、组织保障

为有力助推全州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巩固提升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迎接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复审工作,成立南华县迎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复审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陈如军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陈贵富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李鹏飞 县政府办副主任

孙金波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县政府新闻办主任

鲁忠权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编办主任

马治国 县卫生健康局、县中(彝)医药管理局局长

杨 洪 县发改局局长

马明早 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局长

吕剑锋 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夏 忠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段洪俊 县民政局局长

张万云 县司法局局长

王亚飞 县财政局局长

张问高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普兴华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李 昌 州生态环境局南华分局局长

李世明 县住建局局长

周崇毅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罗 锋 县文化旅游局局长

张育果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陈小龙 县林草局局长

蔡华香 县统计局局长

段金伟 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

刘 智 县医疗保障局局长

刘黎华 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

10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

领导小组负责迎评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考核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健康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兼任,负责迎评活动的日常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县中彝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要把中彝医药工作列入本单位重点工作中,认真履职,全力支持全县中彝医药发展。

要把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实效。

2.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将列入年终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和重点工作督查事项,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分解细化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做好分类指导,建立奖惩机制,对贯彻落实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约谈和通报批评。

3.各成员单位将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落实情况于次年1月10日前报县迎评办(县卫生健康局中彝医发展和科教股,邮箱nhzyy666@163.com,联系人:沈天米,电话:7226429)。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县监委办。

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6日印

解读:解读《南华县中彝医药三年工作规划及实施 方案(2021—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