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南华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多点发力,持续帮扶脱贫群众实现增收,着力建设百姓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新农村,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
聚焦产业和就业,做实群众增收“加法”。充分利用气候、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做足“种植+养殖”“龙头企业+合作社”等“1+1>2”的加法,全县参与产业帮扶经营主体388个,带动6261户脱贫户发展产业,实现“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因人而异,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组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1.3万人,稳定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2600个,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双管齐下,实现“就业+”促进增收。2022年,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6891元,同比增长14.42%。
聚焦基本保障和社会兜底,做实群众支出“减法”。全面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教育资助、医保三重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惠民政策,依托“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受理办结群众事项2154件,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简化办理手续,累计发放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2764.9万元,不断减少群众刚性支出,筑牢民生底线。
聚焦激励和引导,做实群众内生动力“乘法”。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盘活扶贫资产,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扶贫资产收益663万元;依托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完成干部提升培训及脱贫群众技能素质培训4639人次,着力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志愿服务队“一约四会一队”工作机制,强化典型引路,引导群众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党话、跟党走,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推进,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聚焦工作体系和服务对象,做实化解风险“除法”。构建县级12家县级行业部门、10乡镇、80支驻村工作队、128个村(社区)、1489个小组共同组成的立体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好月动态监测及集中排查,认真分析研判,做到“应纳尽纳”。根据脱贫群众及监测对象需求,精准划分为7类15种类型,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帮起,定期走访慰问监测户、脱贫户,了解在就医、上学、就业、产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潜在风险,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