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nhxjtj-/2023-0919001 公文目录:政协委员提案 发文机关:南华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华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9日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华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邹丽美委员:

您在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县域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提案》已交由我局办理,感谢您对县域经济、民营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多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民营企业的培育,在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创新培育等工作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2023年1至8月,全县净增经营主体3463户,其中:企业1229户、个体工商户220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户.经营主体总量达到27158户,其中企业5722户、个体工商户2088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50户,较上年末的23695户增长14.61%;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33.29户,千人拥有企业08.08户;企业“一网通”办率达79.61%,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25个工作日。

一、加大政策研储力度,备好用好政策工具箱

为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进中提质,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南华县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南政发〔2023〕4号)、《南华县服务市场主体生命周期 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办法(试行)》(〔2023〕-21)文件,继续执行《南华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意见》(南政发﹝2022﹞3号)、《南华县落实支持中小企业纾困发展若干措施工作方案》(〔2022〕-22)、《南华县推动企业升规达限促进全县财源培植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南政电〔2021〕11号),将中央和省州出台的各项助企纾困措施具体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帮助渡过难关。

二、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一是打造消费中心城市群。主动融入“滇中城市商业圈”发展,以昆明—楚雄为重点,推进“1小时经济圈”。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城商业设施,形成聚集消费效应。以万家隆、享满嘉、楚客隆3个超市,龙泉、北城、新龙泉3个农贸市场以及野生菌交易市场商业综合体为中心,打造集商贸、金融、文化娱乐、购物及服务为一体的商业圈。

二是打造夜间经济圈。我县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重点培育餐饮、娱乐、旅游、休闲等适应市民夜间消费需求的新兴业态。打造特色夜景区、特色夜美食、特色夜购物、特色夜娱乐、特色夜保养等“五大夜色”,升级夜间经济商圈,创新城市夜间消费场景,丰富夜间经济主题活动,支持打造“集中夜市”,营造“夜间经济”良好社会氛围。创建锦绣西街、咪依噜风情夜经济美食街、幸福枫景步行街、蘑菇街食光里美食街夜经济烧烤城和商住小区夜经济商业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各类社区便利店,扩大社区居民消费。把培育壮大夜间消费与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打造锦绣西街、镇南古城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与浓郁民族风情的夜经济示范点和夜经济商圈,发展夜间消费。

三是扩大汽车和家电消费。在公共领域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停车优惠等政策。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开展“充电进村镇”“充电进小区”示范项目,上半年完成沙桥、雨露等5个乡镇10桩17个充电枪建设,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家电”销售宣传活动,宣传新能源汽车、家电销售和补贴事项,新增新能源汽车105辆。

四是推动传统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引导市场以电商、场景体验及数字化智能服务为手段,构建创新驱动的新商贸生态系统,推动传统农产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2023年集线下展示、人员培训、电商孵化、物流分拨等功能区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广场投入运行,10乡镇建成电商分中心,120个村(社区)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实现了城乡电商服务全覆盖,为“山货”进城变商品搭建了平台。截至目前,全县有电商企业227户,较去年增长32户,电商主播220多人。组织动员雷小灵、许春燕等4个电商主播参加2023年“兔乐之古茶文化节”直播带货活动,实现网络销售1万多元;采取“理论+实操+现场教学+直播+电商”方式举办2023年沙桥洋芋节专场电商直播人才培训班1期,30多名学员在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销售洋芋2582单,销量达1.5吨,销售额9万多元。2023年8月举办中国·南华第二十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电商直播嘉年华活动暨第二届电商节。组织南华野生菌、彝族刺绣等100余种特色农产品入驻“南华县农特产品企业店”参加线上商城展销,线下活动现场共设24个展区,邀请省内大V刘熙墨、农大丁同学等网红主播与小小佳等本土主播直播带货网红为南华本土企业提供电商直播带货,打造线上、线下“超市”,联动线上线下全域销售链路,成交订单39000余单,销售总额为195.6万元。1至6月,全县实现电商交易额2.1亿元,增长25%。

三、建立高位推动机制,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县委、县人民政府“一把手”当好表率、示范带动,重大事项带头研究,困难问题带头化解,推动落实带头示范,以“一把手”抓“一把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制定印发了《南华县推进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试行)》,建立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班子主要领导任链长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度,围绕八大重点产业,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方向,按照“一名链长、一个产业链、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机制、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模式,更好地破解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难题。

四、完善政企帮扶制度,助企纾困解难

完善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和乡镇挂钩帮扶企业制度,40名县处级领导和58家部门挂钩帮扶120户企业,要求挂钩领导和部门督促惠企政策落实、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指导帮助企业发展

指导企业党建工作、指导企业处置突发事件,建立了帮扶责任机制、问题反映机制、协调解决机制、结果反馈机制,开发上线南华民营企业家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畅通企业反映诉求渠道。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解决企业发展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促进全县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政企关系更加紧密。

五、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家素养

把企业家尤其是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纳入政府人才培训整体规划,从优秀企业家、中青年企业家、企业家后备人才三个层面,培养各类创新创业人才,采取政策激励、高端培训、重点扶持等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家的创业创新、资本运作等能力,努力培育一支精通现代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队伍。不折不扣对企业的承诺兑现,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坚决打击侵犯民营企业产权的行为,保护好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组织县内相关企业负责人10人到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参加“彝乡企业家”培育暨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培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企业做强做大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增强民企发展后劲。截至目前,我县已培育“彝乡企业家”10人、“彝乡名匠”1人、彝乡电商创业人才1名、青年创业省长奖民营企业家3人。积极开展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让技术人员成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引领者。截至目前,我县民营经济组织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12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人、中级职称人员45人、初级职称人员77人(助理级人员67人、技术员10人)。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2003人的6.29%,比去年同期的6.13%上升0.16个百分点。

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县域经济、民营企业发展工作及工信商务科技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县域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华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

                                                2023年9月19日

(联系人及电话:吕剑锋 0878-72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