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委:
2024年,南华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巩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为抓手,稳步实施《南华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2021-2025年)》,着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质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覆盖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抓手,制定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和法治督察工作计划,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州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关键少数”为引领,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基层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对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安排部署,2个乡镇和2个县级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会议述法。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雨露乡、罗武庄乡人民政府围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交流发言,县政务服务局围绕“一张清单明权责、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县市场监管局围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交流发言。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落实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抓实政务服务事项的规范承接和精准指派,共承接指派完善发布事项9560项,其中县级1498项、10乡镇1150项、128个村(社区)6912项,事项承接完善率100%。二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依托全省政务服务平台事项管理系统,全面梳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办理流程、办事指南,成功办理业务632件。三是推进“综合窗口”改革。通过整合进驻部门单一窗口,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分领域服务区11个、综合受理服务区2个,规划前台工位74个(含潮汐窗口12个)、后室工位43个,前台坐窗人员减少26.58%,窗口平均业务受理量提升1.36倍,有效破解高峰期等待时间长、部门窗口受理办件不均衡等问题,实现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只跑一个窗、办成所有事”,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四是推进异地事项跨域办。推进“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积极探索“州内通办”,完善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业务规程,全年共办理“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832件。五是持续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21家入驻部门主要领导先后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局长进大厅”坐窗口、走流程活动,对高频业务、重点业务通过以“进”促改、以“进”促优,持续深入开展政务服务“走流程”活动,找堵点、疏痛点、解难点,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六是推行容缺事项承诺办。制定印发《南华县贯彻落实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梳理可容缺办理事项57项,可容缺材料98件;可告知承诺事项131项,可告知承诺材料154件。
(三)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准确界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制度,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行政决策执行机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制度和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不断强化决策规范化建设,杜绝越权文件、违法文件、“奇葩”文件的出台。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严格履行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程序,强化公众参与、审查审核和评估论证工作,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发布机制。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修订1件、废止3件。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4件、政策性文件13件均已按要求上报备案。
(四)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一是制定印发《南华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等乱作为不作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扎实开展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积极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及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完善“减免责清单”制度,树立柔性执法理念,完善执法监管模式,推广“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的“综合查一次”联动执法。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非现场执法等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印发《南华县扩大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乡镇明责赋权扩能改革,持续巩固提升“一张清单明权责、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体协同强治理”改革成果,扎实开展沙桥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改革试点,努力提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三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为基础,整合自然资源、林业和草原等领域执法队伍,组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进一步优化设置中央明确的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保、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7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四是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开展云南省“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实操培训,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和“两法衔接”平台与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信息共享机制,完善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行政执法考核评议等制度建设,对2023年办理的2374件(其中行政许可1371件、行政处罚1003件)普通程序行政执法案件开展自评自查和抽查。参加全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2次,被抽取评查案卷56件;参加全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1次,被抽取评查案卷7件。
(五)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高依法处置能力。一是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南华县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为有序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提供了制度保障。修订完善基层各类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促进公众熟悉灾害事故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二是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满足辖区居民紧急避险和临时安置需求,有效提升地震应急避险能力。三是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加强对32套森林草原防火野外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测,开展联合巡护。
(六)健全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一是人民调解员进驻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从事民商事纠纷的调解工作,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诉累。2024年,全县调处矛盾纠纷1050件,调解成功1014件,调处成功率96.57%。其中诉前调解470件,调解成功465件,申请司法确认314件。全县各调委会共申报“以件计补”454件,兑付案件补助43100元。二是持续推进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将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要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具体举措,按照队伍不撤、责任不卸、力度不减、目标不变、措施不松“五个不”的工作标准,在普治融合的法治实践中持续推进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制定《关于在全县各行业(系统领域)各单位全面培养“法律明白人”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普法工作队”的实施方案》,培训村(社区)“法律明白人”768名、行业性“法律明白人”46名,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56户,聘任以政法干警为主的“法治副村长”128名,助力基层“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对全县69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进行了调整充实,配备率达100%。目前,全县共有县级法治文化阵地1个,乡(镇)级法治文化阵地3个,村级法治文化阵地3个;复核保留“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个、“全州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南华县巧用“两型”“二十四字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婚姻家庭纠纷》获评全州唯一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雨露乡获批为省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示范点,马街镇创建为全省信访工作示范镇和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镇,龙川税务分局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枫桥式’税务所”。2024年,全县刑事发案比上年同期下降17.1%,受理信访比上年同期下降41.46%,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比上年同期下降22%,实现了“三下降”的工作目标。全县无命案,兜住了社会和谐稳定底线。三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抓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贯彻实施。2024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3件,其中受理25件,办结18件(维持5件、撤销3件、确认违法2件、驳回行政复议请求1件、终止7件)。
(七)自觉接受各类监督,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一是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监察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确保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履职。严格执行财政收支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财政资金运转依法、高效、安全。二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024年,县人民政府共办理县人大交办的代表议案2件,建议、批评和意见130件,政协委员提案132件,全部按一事一案,书面向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作了报告,分别向代表和委员作了回复。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互联网+政务”,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政务信息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强化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做好政策解读和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回应。
(八)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政治轮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各级各单位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党组)会议、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深入学习宣传。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普法宣传骨干的宣传作用,把学习宣传覆盖到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上级决策部署在南华落地生根、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用人导向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动性、系统性有待提升。二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力度不够,有效运用法治督察、述法、考核等方式倒逼法治建设责任落实仍有差距。三是对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乡镇法治力量薄弱,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不明显,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狠抓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进一步推动《南华县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制度和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形成事前防范法律风险、事中严格依法办事、事后落实法律责任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党政机关依法决策、依法办事。
(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打造全州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县为目标,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针对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精准检查,优化“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推行简单事项“一表通查”,坚决杜绝“一人生病、大家吃药”的全覆盖、无差别检查。切实转变行政执法人员“卸责式检查”的错误观念,创新涉企行政检查监督方式,推广“监督+服务”模式,每月设定“企业安静期”,在此期间非紧急、特殊情形不对企业开展常规性执法检查。坚持过罚相当,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依法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且能及时改正的“首违不罚”、“首违轻罚”,严禁任性处罚企业,不得乱查封、乱扣押、乱冻结、动辄责令停产停业,依法降低行政执法特别是行政检查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三)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加强行政执法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强化行政执法保障六方面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抓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贯彻实施。
中共南华县委 南华县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7日